
5日16:30左右,兩名男子在黃河森林公園濼口浮橋西側黃河游泳時落水,同伴小孫下水施救時不幸溺水。當晚,溺水男子小孫的家人陸續趕到濟南。在民警和朋友的幫助下,他們聯系到了山東紅十字藍天救援隊。
6日16:30,10余名藍天救援隊員來到事發地,并下水進行了初步搜救。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見其蹤跡。
親屬來濟 稱家里只有這一個男孩
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濼口浮橋西側,5日下午在此處溺水男子小孫的家人也陸續趕來。
小孫的姐姐說,5日晚她才接到電話,知道自己的弟弟出了事,“我第一反應就是覺得不可能,我要到濟南看看情況。”她最先坐車從聊城趕到濟南,“6日凌晨我才到濟南。見到民警,我才知道這是真的。”小孫的姐姐哭著說,父親去世近10年了,“我們家只有他這么一個男孩,我們還有一個快80歲的奶奶,真不知道該怎么向奶奶說這個消息。”
隨后,小孫的母親、大伯等親屬陸續來到事發地點,“他姐姐告訴我的,我真不敢相信會發生這種事。”小孫的大伯說。
裝備欠缺 民警無法下水打撈
小孫的家人來到天橋區濼口派出所。民警稱,由于設備和人力不具備下水搜救和打撈的能力,他們無法貿然下水。
隨后,記者聯系5日下午參與救援的天橋區特警大隊一中隊一工作人員,他稱,當天下午他們接到指揮中心的指派,立即趕到現場,“當時一名落水男子被人從北岸救出,我們從南岸將另一男子救出。但是無法對溺水的男子展開搜救。”
中隊長李賢壘說,他們沒有專業救援隊伍,無法下水救援,“一方面我們沒有專業的搜救人員,另外我們也沒有專業搜救設備。而且這里只有泥沙船,沒有專業的打撈船,無法進行打撈。市民遇險后首先向我們求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再聯系其他較專業的民間搜救隊。”
望水思人 時隔一天仍未搜到
在民警的幫助下,小孫的家人聯系到濟南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5日晚,4名隊員進行了3個多小時的救援仍未找到小孫。
6日早,濟南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多名救援人員再次來到溺水點查看。11:40左右,救援隊隊長羅軍說,他們已經搜尋了2個多小時,“沿河北岸走了很長一段距離,仍未發現落水男子的蹤跡。”
救援隊秘書長張瑩說,他們主要進行的是山野搜救,對水上搜救涉及較少,“目前濟南還沒有正式的民間水上搜救隊,一旦在水上發生事故,只能向某些商業俱樂部或民間團體求助。”
6日15:00多,離小孫溺水近一天了,救援人員仍未搜尋到小孫。小孫的姐姐獨自蹲坐在河岸邊,看著茫茫河水,不住地落淚。“都一天了,她弟弟到底在哪里?”小孫的母親一邊說,一邊落淚。
藍天救援隊今天將繼續搜救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可搜救人員始終未能找到小孫的蹤跡。小孫的姐姐說,6日,他們在民警和朋友的幫助下,聯系到山東紅十字藍天救援隊(下稱“藍天救援隊”),“我在網上了解到這個信息,托了朋友聯系到他們,現在只能等他們趕到濟南,展開搜救。”
6日13:00左右,一名藍天救援隊隊員率先趕到現場。“我本身在濟南,接到這個情況后我馬上趕過來并聯系其他隊員,他們隨后會帶著水上搜救設備過來。”搜救隊員李志男說。
15:30,10余名藍天救援隊員來到濼口浮橋事發地點。隨后,幾名隊員對事發過程和現場狀況進行了初步了解,便開始扎營并準備搜救工具。“按照國際慣例,最長的搜救時間不超過21天。目前,我們暫定搜救3天,3天以后再看情況處理。對于這些搜救,我們將免費進行,不會對其家人收取費用。”一名搜救人員介紹。
16:30,搜救人員做完準備工作,將一艘橡皮艇滑入水中,下水嘗試。多名隊員用繩子將橡皮艇一端系住后放入水中,一名搜救人員登上救援艇并試圖滑向河中央落水點,然而水流沖擊著小艇向下游流去。接連3次,小艇離開河岸后便順水流向下游,始終無法靠近河中央。
19:30左右,搜救隊員已經下水7次以上,沿河南岸搜尋一個多小時,仍未搜尋到小孫。記者了解到,救援隊員將就地駐扎在河岸上,“明天繼續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