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潘旭業 通訊員 梁鐵君 封凱明
濟寧一家果蔬公司從黃島口岸往巴西出口5000余箱大蒜,運抵時竟然少了1500余箱。如此“缺斤短兩”的行為,引起了巴西買家的憤慨,繼而向國內公司索賠,引發貿易糾紛。青島開發區警方偵查發現是貨車司機馬某監守自盜。5月1日清晨,犯罪嫌疑人馬某在濟南被民警抓獲。
貨到巴西,
少了1500箱
今年3月,濟寧一家果蔬公司從黃島口岸出口一批大蒜到巴西,讓人意外的是,貨物到達巴西圣保羅港口后,買家打開集裝箱驗貨時發現少了1500余箱大蒜,價值28萬余元。巴西買家以為是商家故意“缺斤短兩”,索要巨額賠償,引發貿易糾紛。
該果蔬公司表示,貨物在付運時5000余箱大蒜一箱不少,極有可能是在運輸途中被盜,4月8日,該公司向青島開發區警方報案。
民警調查發現,這批出口到巴西的大蒜是由濟寧金鄉一家運輸公司從江蘇邳州運送到黃島口岸,沿途幾百公里,環節比較多,貨物有可能在國內運輸途中被盜。
被盜大蒜
現身農貿市場
警方一方面針對被盜大蒜的流向進行偵查;另一方面兵分多路找運輸公司了解沿途運輸情況,查找失竊環節。經過連續幾天的拉網摸排,辦案民警在青島開發區辛安街道某農貿市場一個攤位上,發現了一批來自江蘇邳州的大蒜,包裝盒上寫著葡萄牙文。經過確認,該批大蒜就是那批出口巴西的被盜貨物。
此時,另一路民警通過對濟寧金鄉的物流公司調查發現,司機馬某負責運輸這批出口巴西的大蒜。
同時,針對流向市場的被盜大蒜,辦案民警立即對其來源進行調查。經過連續幾天的多方走訪,證實這批流向市場的大蒜就是馬某運來的,警方鎖定馬某為重大嫌疑人。
鉆監管漏洞,
司機屢次偷盜
當警方對馬某展開調查時,馬某將大貨車賣掉,玩起了“失蹤”。4月23日,警方獲得線索,馬某可能在濟南藏匿。5月1日清晨6時,辦案民警在濟南警方的配合下,在一家小旅館將馬某抓獲。
經審訊,馬某供述了自己盜竊運輸貨物的犯罪事實。據了解,因海關鉛封打上后在中途不能開封,所以在陸運時發貨公司為了防止中途少貨,就打上臨時鉛封,下高速后再打上海關鉛封入港。從事物流運輸多年的馬某發現在打開臨時鉛封和打上海關鉛封之間這段時間存在監管盲區,曾多次盜竊其運輸的農產品。
“我開車下高速后沒到港口,先到了批發市場,低價賣了1500余箱大蒜,共賣了6萬多元。”馬某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