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15:20,3輛頂著警示燈、掛著魯A牌照的越野車停在了雅安市蘆山縣城,7名漢子面容疲憊,但難抑激動。在開車40小時、跋涉2200公里后,由7人組成的濟南抗震救災“民間力量”抵達蘆山,將代表濟南人參與抗震救災。
星夜兼程 抵達災區時胡子都沒刮
當記者在蘆山縣城見到濟南市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隊長陳欣雷時,他的胡子已經好幾天沒刮了。除了隊長,“7人組”的其他成員還有傅學杰、李玉榮、步建杰、畢華鋒、張毅、伊茂君。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51歲,年紀最小的26歲。“7人組”來自不同行業,有公務員、有個體老板、有通信行業職員……因為一個特殊的“召集令”,他們聚集在了一起。
20日上午8點多,當陳欣雷看到雅安地震的消息時,立刻在救援志愿者的QQ聊天群里發布去蘆山抗震救災的“召集令”,并向市紅十字會提出奔赴蘆山的申請。200多人的QQ群立刻“炸了鍋”,不少人申請前往。最終,他們選定7人,隨即進入待命狀態。
21日晚上9點,他們終于接到了“同意前往”的回復。7人立刻出發,駕駛著3輛車星夜啟程。渴了,喝點礦泉水;到了高速服務區,就用涼水洗把臉,胡子也來不及刮。“我和老步約好,抗震救災這幾天不刮胡子,看看胡子到底能長多長。”陳欣雷笑著說。
訓練有素
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這支救援隊是什么時候成立的呢?這還得從一次陳欣雷的爬山遭遇說起。2010年,陳欣雷去爬泰山,不慎把膝蓋扭傷了,只能一瘸一拐地下山。回到濟南后,他就琢磨能否成立一個組織,在驢友出現險情時能組織救援?
陳欣雷發出倡議,成立了一個救援QQ群,群里的成員迅速增加。在濟南市紅十字會備案后,成員們開始展開訓練。“你看,我們都是持證上崗,這次不是隨便來的!”傅學杰拿出好幾個證書,其中有無線電呼號證,還有急救員證。要拿到這些證書,都得先經過培訓再通過國家或省里的考試。
陳欣雷說,救援隊主要是為濟南服務,是出現災情時的應急力量。有一次,一個市民掉進小清河,民警就給他們打電話請求幫助。來到地震前線,還是第一次。
這次,救援隊帶來了不少裝備:發電機、液壓鉗、液壓千斤頂以及繩索。“我們一定會積極參與救援。”救援隊的成員們躊躇滿志。
家人擔心
每人都和媳婦小吵一架
來地震災區,可能會面臨著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請纓來抗震救災家人會同意嗎?“肯定不怎么理解,我們每個人都和媳婦小吵了一架。”陳欣雷說,7個人中,有的患有糖尿病,出門自帶了胰島素;有的媳婦懷了孕,有的剛領了結婚證還沒辦儀式。最終,7人還是取得家人支持,“我們到了蘆山,第一件事就是給她們報平安,也得到了家人的鼓勵”。
這次,救援隊初步打算在地震災區服務7天。救援隊準備了20多提礦泉水和一些食物,每名隊員也都自備了7天的干糧。“吃的、喝的我們自己帶,不給災區政府和人民添亂。”陳欣雷說。
從24日起,來自濟南的救援隊將隨時待命,聽從紅十字總會的調遣。“這次受紅十字會委派來到地震災區,既是我們的職責,更是我們的使命。我們會積極救災,代表咱濟南人,向災區人民獻出一份力!”隊員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