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全稱是”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The 1915 Panama 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當時主要是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被開鑿通航而舉辦的一次盛大的慶典活動。會址設在美國舊金山市,博覽會從1915年2月20日開展,到12月4日閉幕,展期長達9個半月,總參觀人數超過18,000,000人,開創了世界歷史上博覽會歷時最長、參加人數最多的先河。中國作為國際博覽會的初次參展者,第一次在世界舞臺上公開露面,并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
美國政府于1913年5月2日承認北京袁世凱政府,是西方列強中最早承認的。當時的美國政府比較重視中美關系,1914年3月派勸導員愛旦穆到中國,游說中國派代表團參展。3月26日愛旦穆抵達上海,4月4日得到袁世凱召見。雖說當時國內政局動蕩,北京政府還是將此事作為中國走向國際舞臺的一件大事。
北京政府立即成立農商部全權辦理此事,并專門成立了籌備巴拿馬賽會事務局,各省相應成立籌備巴拿馬賽會出口協會,制定章程,征集物品。物品大致分為教育、工礦、農業、食品、工藝美術、園藝等,征集范圍從工礦企業、學校、機關直到普通農民。為了提高各地征集人員的積極性,事務局還頒發了《辦理各處赴美賽會人員獎勵章程》,規定“凡各處辦理出品人員征集出品赴美能得到大獎章3種以上,由本局呈報農商部轉呈大總統分別核給各等勛章;能得金牌10種以上或銀牌20種以上、銅牌40種以上、獎狀50種以上者,由本局呈請農商部分別給各項褒獎以示獎勵”;“凡辦理出品人員赴美賽如能改良國際商品、倡導海外貿易確有成績著述者,由本局查實呈請農商部轉呈大總統核獎各等勛章”。
1914年6月16日,農商部特地派員分三路前往各省審查,北路赴直隸(今河北)、山東、奉天(今遼寧)、吉林,中路赴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南路赴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其中還有一些偏遠省份和參賽品不多的省份,就近并入附近省份接受審查。由于措施得力,共有19個省征集參賽品10多萬件,兩個月之內陸續齊集。到1914年冬,所有參賽品的甄別、分類、編號、打包等工作均已完成。
中國展品獲得各種大獎74項,金牌、銀牌、銅牌、名譽獎章、獎狀等共1200余枚,在整個31個參展國中獨占鰲頭。
根據各項歷史資料考證,此次賽會中醫藥類唯一金獎由阿膠類獲得,這是對這一流傳2000多年的中藥“瑰寶”的認可和肯定。
現在,各阿膠生產企業都標榜此金牌為自己所得,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東阿阿膠”和“福”牌阿膠,但從時間節點上推斷,兩家企業都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都在上世紀50年代,1915年,巴拿馬賽會獎項,如何能“早產”?
中醫藥類唯一金獎究竟花落誰家?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同仁堂少東家、樂家第12代傳人樂鏡宇捐山東候補道來到濟南,受山東巡撫楊士驤委托,籌辦“山東官藥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位于院前大街的“山東官藥局”成立,樂鏡宇出任官藥局總辦。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樂鏡宇出資2000大洋,購得了山東官藥局承受權,更名為“宏濟堂藥店”。他感悟趵突泉東流水云霧潤蒸,甘甜清冽,聚精納氣之靈秀,于宣統元年(1909年),在濟南府西門外趵突泉東流水開設“宏濟阿膠廠”。《大宅門》中白七爺在濟南創辦的" 瀧膠莊"原型即這座宏濟堂阿膠廠。
宏濟堂東流水阿膠遴選山東德州“三粉”黑驢之康健、質優新鮮驢皮之“冬板”,采用天下第一泉泉水之精華,九提九炙,熬煉而成。得天獨厚的泉水、地道純正的選料和精湛的獨家手工工藝,鑄就了宏濟堂東流水阿膠的高貴品質,再加之有著200多年同仁堂作藥功底的樂家配方,成就了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宏濟堂東流水貢膠之配方:首嘗在阿膠中加入了陽春砂仁,越南高山官桂,廣陳皮,禹白芷,果甘草等多味中藥,使之調脾胃、易吸收,更加鼓舞氣血,療效更宏而聞名于世,千古流芳。
1909年,進奉皇室被御賜為“九天貢膠”;
1914年,獲“山東物產博覽會最優等金牌褒獎”,國家“超等”獎狀之華夏最高獎;
1915年,與茅臺酒共同被舉薦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中醫藥類唯一金獎。從此,被世人譽為“國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