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保險自2006年開辦以來,試點范圍和業務規模不斷擴大,覆蓋面進一步拓寬,從2006年的1家經辦公司、3個試點縣、承保面積120萬畝、保費收入704萬元發展到2013年的7家經辦公司、134個試點縣,承保面積8496萬畝,保費收入9.34億元,近年來,山東農業保險在滿足農戶的多樣化需求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多措并舉,在豐富農險險種、提高保障水平、拓展服務領域、加強服務創新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是農業保險險種不斷豐富。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支持下,山東農業保險險種不斷豐富,險種覆蓋滿不斷拓展,特別是郭樹清省長到任以來,在省政府的直接督促下,農業保險得到加速發展,2014年我省新增6個中央財政補貼險種、3個地方財政補貼險種,目前我省已經開展的中央財政補貼險種包括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能繁母豬、育肥豬、奶牛、公益林和商品林等9種,地方財政補貼險種包括日光溫室、蘋果和桃等3種。2013年,我省開辦了23個農業保險險種,除了上述12個補貼險種外,還開辦了葡萄、馬鈴薯、肉牛、肉羊、肉食雞、玫瑰、生姜、大蔥、煙葉、黑牛、生豬價格指數等11個創新特色險種。較好得滿足了當地農戶的保險需求。
二是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以人保財險聊城市分公司為例,該公司在承保政策性小麥保險的基礎上,又承保了商業小麥保險,較好地滿足了農戶需求,提高了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2013年10月,高唐農業局的人員向人保財險聊城分公司提出目前的保險金額對于種糧大戶來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風險,需要增加保障額度。人保公司根據需求,開發了改由農民自繳20%變為100%外,其余一切都不變的“商業政策性”保險條款。2014年3月21日,高唐簽下了首張保單,此項業務填補了國內空白,對種糧大戶的風險起到了“兜底”的作用。山東《新聞聯播》也播出了高唐公司為種糧大戶承辦小麥“二次保險”的新聞。該新聞的播出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傳部的高度重視,同時,有力提升了保險業的社會形象。
三是創新能力有所突破。指數保險是保險業的創新險種。2013年開始,安華農險山東分公司與畜牧部門積極溝通,利用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作為保費補貼資金來源,先后在萊蕪、臨沂、濟南、日照等地市開展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在豬肉平均價格低于保險責任約定的價格指數時,保險公司對生豬養殖戶給予賠償,生豬價格指數在穩定豬肉市場價格,提高養殖戶的抗風險能力、保戶養殖戶的積極性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
我省的蔬菜價格指數保險的前期準備工作也基本完成,目前方案正在會簽階段,即將在全省開展,在蔬菜市場價格低于保險責任約定的價格指數時,保險公司按照差價補貼蔬菜生產者,有效抵御市場價格風險,保障蔬菜基本生產能力,促進蔬菜產業健康發展,保障農民利益和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四是保障作用不斷凸顯。近幾年來,極端災害天氣影響的范圍逐步擴大。我省先后遭受臺風、暴雨、干旱、風雹、低溫凍害、洪澇和暴雪等自然災害,農業保險受災嚴重,保險公司面對災情,快速反應,積極做好理賠服務工作。自2007年以來,累計賠付支出20多億元,有力的支持了農戶恢復生產,保險業服務作用進一步發揮。以聊城市為例,2013年全市遇60年一遇特大澇災,賠付1.1億元,極大地保障投保農戶的利益,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