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膠是山東的著名特產,被中國最早的醫(yī)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李時珍《本草綱目》載:阿膠,“圣藥也”。千百年以來,阿膠就一直被視作滋補圣品,與人參、鹿茸并稱“滋補三大寶”,具有滋陰養(yǎng)血、補肺潤燥、延年益壽的功效。
宏濟堂東流水阿膠由宏濟堂創(chuàng)始人、北京同仁堂少東樂鏡宇(電視劇《大宅門》白景琦的原型)創(chuàng)制,迄今已有一百年歷史。宏濟堂東流水阿膠作為中國阿膠史上第一個創(chuàng)始品牌,在中國的阿膠史上曾抹下過重重的一筆。
一、品牌的創(chuàng)立與輝煌
阿膠是中華民族的魁寶,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名泉眾多的泉城濟南,是中華阿膠的故鄉(xiāng),據(jù)記載宋代時,濟南就熬制阿膠。清朝末年,由于古阿井的多次淤塞,中國阿膠制作中心逐漸轉移到濟南趵突泉東流水畔。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同仁堂少東家、樂家第12代傳人樂鏡宇捐山東候補道來到濟南,受山東巡撫楊士驤委托,籌辦“山東官藥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位于院前大街的“山東官藥局”成立,樂鏡宇出任官藥局總辦。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樂鏡宇出資2000大洋,購得了山東官藥局承受權,更名為“宏濟堂藥店”。他感悟趵突泉東流水云霧潤蒸,甘甜清冽,聚精納氣之靈秀,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在濟南府西門外趵突泉東流水開設“宏濟阿膠廠”。《大宅門》中白七爺在濟南創(chuàng)辦的" 瀧膠莊"原型即這座宏濟堂阿膠廠。
宏濟堂東流水阿膠誕生之日起,就為皇宮、清廷官員、貴胄、達人及清末民初袁世凱等當權者、中華民國先驅孫中山、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毛澤東等歷代精世人物所享用。1924年寒冬,孫中山為革命積勞成疾,住院協(xié)和,邀北京名醫(yī)史今墨中醫(yī)診治,處方阿膠專用北京濟南宏濟堂參茸阿膠莊特供阿膠。建國初期,毛澤東不忘恩師厚德,派專人給恩師黎錦熙送宏濟堂東流水阿膠,以表對老師的感恩之情。
二、品牌的文化內涵
國膠之濟水東流水——阿膠的正宗地道用水
水,是阿膠這一圣藥的圣靈之源,濟水東流水為熬制阿膠的正宗地道用水。
濟南的泉水為是熬制阿膠的正宗地道用水。趵突泉群與百脈泉群,同屬濟水水系。作為濟水的名泉魁首趵突泉,觱涌三窟,突起雪濤數(shù)尺,聲如隱雷。名泉之冠的百脈泉則“直上涌出、百脈沸騰,狀若貫珠,歷落可數(shù)”。濟南的泉水清冽甘美,水清而質重,其性趨下而純陰,與眾水大別。濟南的泉水為濟水地下潛流所發(fā),經(jīng)地下沙石層層濾過,不但起了清潔作用,同時也帶入了鈣、鉀、鎂、納等礦物質,故色綠質重,每擔水比一般井水或河水約重三四斤。用此水熬膠,能助藥性發(fā)散,療效迅速;由于水質重,在熬煮過程中,也便于去除驢皮中的雜質,使膠質純正,色如琥珀,易于人體吸收。并且用此水熬制的阿膠,經(jīng)歷炎夏酷熱也不變形變質。
國膠之山東德州黑驢——整張鮮驢皮
兩千多年的中醫(yī)藥理論認為,驢為水土之性,為收,做阿膠只能用驢皮,而且必須用山東德州黑驢的驢皮。因為山東的驢很犟,“犟”即為大收。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山東德州地處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土地肥沃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大自然孕育出的德州黑驢,黑脊梁、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睛,四個小黑蹄,黑白相間,陰陽互根,個大皮厚,倔犟而內斂,利于血藏,用它的皮制膠,滋養(yǎng)肝腎、益肺、止血的醫(yī)藥效用將更好地發(fā)揮出來。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驢”。宋代《本草衍義》中記載:“驢皮煎膠;取其發(fā)散皮膚之外也,用烏者取烏色屬水,以制熱則生風之義”。現(xiàn)代研究則認為,黑驢皮吸收陽光最多,代謝情況與雜色皮有差異,毛色黑亮者為上,其中冬皮質量較好。
國膠之獨家配方---道地藥材
宏濟堂東流水阿膠的配方中以陽春砂仁、越南高山官桂、廣東陳皮等多味地道名貴藥材為配料,輔以紹興花雕黃酒、水晶冰糖、上等清豆油,已達醒脾開胃、鼓舞氣血,使療效更宏,且防滋膩。
國膠之獨創(chuàng)“九提九炙法”——非物質文化遺產

宏濟堂東流水阿膠生產技藝,又稱“九晝夜精提精煉法”、“九提九炙法”,是同仁堂第十二代傳人、宏濟堂創(chuàng)辦者樂鏡宇先生所創(chuàng),是其在總結千年阿膠制作經(jīng)驗、遍訪阿膠制作名家基礎上,嚴格選用山東德州黑驢驢皮、使用濟水之菁,添加精選藥材,精確控制熬膠、提煉、晾膠等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溫度、濕度,從而生產出祛除腥臭氣味、調和滋膩之性、鼓舞氣血、甜脆適口、味道清香、療效顯著的獨家產品的阿膠制作技藝。2010年,宏濟堂東流水阿膠的制作工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品牌的繼承與弘揚
1955年,宏濟堂整體公私合營,歸濟南藥材采購供應站(濟南市藥材公司)。“文革”開始后,正常的生產經(jīng)營秩序遭到破壞,中斷生產。1996年,濟南藥材采購供應站更名為“濟南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8年,為了挖掘珍貴的中醫(yī)藥產品,恢復傳統(tǒng)的宏濟堂東流水阿膠生產技藝,濟南藥業(yè)集團投資成立“山東宏濟堂阿膠有限公司”,有針對性地調配人員、尋訪和重用仍然健在的老藥工、老技工,傳授宏濟堂東流水阿膠制作技藝,對這一寶貴的中藥產品進行保護性開發(fā)。
經(jīng)近年來的努力,山東宏濟堂阿膠有限公司按照老傳統(tǒng)、老工藝、老配方、老選料,“九提九炙”、純手工制作的宏濟堂東流水阿膠在中斷近60年后恢復生產上市,引起央視媒體的極大關注,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復活的古膠》、《國寶檔案•黃馬褂》、《見證•古膠傳奇》等欄目都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社會反響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