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之風在2014年春季愈吹愈烈,從今年年初微信紅包的滿天飛,到3月份京東“小金庫”的問世,市場演繹出了一連串“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互聯網金融現象。互聯網企業攻勢不減,部分金融機構也主動出擊,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創新盈利模式,提升客戶體驗。民生銀行正大力 “轉”動起移動金融的引擎,加快手機銀行創新和營銷推廣節奏。

“轉”出來的規模
目前,各家銀行幾乎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機銀行,目的就是搶占移動金融市場的優先位置。相比同業,民生手機銀行起步不算早,但趕超的步伐卻很迅猛。截至2013年底,上市僅一年多時間,客戶總量即突破500萬戶,交易金額跨越10000億元,客戶交易活躍度領先同業平均水平。
最近,據易觀國際測算發布的數據,2014年1季度,民生銀行手機銀行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以9.0%的市場交易份額位列股份制銀行首位。
據該行內部人士證實,其手機銀行2013年交易量破萬億主要受轉賬匯款、資金歸集業務的拉動,兩項業務的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占比均超過了總量的七成,這也就意味著,轉賬匯款業務幾乎成為整個民生手機銀行規模躍起的主動力。

“轉”起來靠功能
移動互聯網時代,得用戶者得天下;移動金融創新應該在如何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贏得客戶認可上做足功課。
就在不久之前,電子渠道仍被視作降低成本的手段。迅猛而來的互聯網金融風潮令銀行業立即意識到,客戶、業務對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依賴已經開始衍生出更多更高的金融服務要求,轉賬匯款也不例外。為了滿足這一需要、用好互聯網金融大發展機遇,民生銀行去年推出的手機銀行2.0版就在用戶功能上下足了工夫。除提供基本轉賬服務以外,還獨家推出了跨行通。今年一季度又為手機銀行自助注冊客戶打開小額支付通道,限額為日累計1000元、月累計5000元,客戶只需下載手機銀行客戶端,在線自助簽約開通,即可隨時隨地進行小額支付交易。目前民生手機銀行為客戶打造了跨行資金歸集、手機號轉賬、二維碼收付、網購掃碼付款、大額匯款、主動收款、銀證轉賬、公益捐款等眾多特色支付結算功能。
羅先生是一名經營服裝貿易的小微企業老板,經常出差在外,每天都要支付貨款,月月得給員工發放工資,轉賬匯款十分頻繁,而且日累計金額較大,使用對公賬戶發放工資,稅費較高,還有手續費。民生銀行通過走訪市場和客戶,獲知小微客戶支付結算需求和特點后,為其量身定制了公私賬戶集中管理、大額匯款、代發工資、費用報銷等小微手機銀行特色結算產品和服務,有效滿足了小微客戶支付結算頻繁、資金流轉量大等需求。羅先生自從用上民生手機銀行后,不但能隨時隨地辦理資金往來業務,還大大節省了費用和時間。正是不斷在功能上滿足了這類小微戰略客戶需求,去年民生銀行小微客戶通過手機銀行處理的資金交易量在該行手機銀行交易總額中占比超三成,手機銀行已成為小微客戶支付結算主渠道。

小“轉”推動大“轉”
民生銀行之所以能實現這些成功創新,有相當程度要歸功于手機銀行客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客戶大量辦理的轉賬匯款等業務所積累的數據資源發揮了效用。早在手機銀行創建之初,該行就明確提出“要重視從眾多渠道持續不斷地獲取、量度、建模、處理、分析大容量多類型數據,用以指導產品、服務創新”的設想和計劃。民生銀行正不斷嘗試,通過挖掘數據信息,采取精準營銷的方式,減少中間環節以降低成本,最終達到回饋客戶并吸引更多人使用手機銀行的目的。目前,一個以客戶交易數據積累為基礎的智能化預測客戶需求機制正逐漸成形。
“圍繞手機銀行小額支付、跨行資金歸集、二維碼收付、手機號轉賬等支付結算特色功能,民生銀行將通過開展持續營銷、促進客戶交易、提升客戶價值,擬構建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營銷平臺,爭取推動全行業務發展模式的轉型。”民生銀行相關人士最后道出了他們的真實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