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互聯網金融火熱的當下,微信銀行從誕生之日起也正在開創新的金融生態。
追趕浪潮 跑馬圈地意圖明顯
2013年末,微信的注冊用戶已突破6億,蘊含著巨大商機,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開始關注微信平臺。據統計,目前已有約56家商業銀行、21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40余家券商、40多家基金公司、近10家保險公司開設了微信服務號。隨著微信用戶的持續攀升和微信金融服務需求的快速上漲,預計金融業在微信領域跑馬圈地的力度還會加大,進軍態勢還將更猛。
據了解,商業銀行最初推出的“微信銀行”只是一個入口,客戶點擊進入后即轉接手機銀行系統,因此,業務內容與手機銀行幾乎一致,所提供服務也比較簡單。但后續隨著騰訊微信平臺的升級優化,各商業銀行加大了微信銀行創新,打造了產品和服務較為齊全的真正意義上的微信銀行。
依據不同企業的特點和優勢,利用微信開放的九大接口,圍繞微信用戶的使用習慣,傳統的金融業逐漸脫離原有的業務形態,開始在產品、營銷、服務模式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和創新。
向來敢于創新的民生銀行再次沖在前列,繼微信客服上線運營后,又根據市場需求創新推出微信銀行,打造出集借記卡、信用卡和增值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微信用戶只需打開微信,查找公眾號,搜索“中國民生銀行”或者通過微信平臺中的“發現”掃一掃民生微信銀行二維碼,即可成功實現關注。按提示完成賬戶簽約后,用戶即可在線進行借記卡賬戶查詢、理財產品查詢和購買、貸款余額和明細查詢、信用卡額度和賬單查詢、信用卡分期、信用卡還款、信用卡預約辦卡和申請進度查詢、信用卡優惠和積分查詢等,微信金融服務強大豐富。
持續創新 競爭壓力有增無減
除具備轉賬匯款、購買理財、信用卡還款等各項基礎金融服務功能外,差異化的服務成為各家機構比拼的法寶。有的銀行的微信銀行推出網點地圖和客戶排隊情況查詢服務,用戶點擊地圖按鍵,即能查詢網點的具體位置以及正在排隊人數等信息;有的銀行的微信銀行提供影訊、航班查詢和電影票和飛機票購買等增值服務。
民生銀行也不例外,創新推出了網點查詢和預約排號功能、在線智能資訊、信用卡積分在線查詢和兌換等,移動增值服務便民實用。此外,民生微信銀行在線智能客服,為用戶提供在線實時互動服務,及時解答客戶咨詢,協助指導客戶辦理和使用各種業務,使客戶如同坐在銀行VIP室一樣享受一對一服務,真正實現了銀行服務的智能化,無需預約、無需等待,突破時空限制,便捷省事。為回饋用戶,民生銀行在新年期間特舉辦“手機銀行送祝福,二維碼紅包賀新春!”活動。2014年1月28日-2月26日期間,微信用戶在民生銀行手機銀行微信客戶端點擊“參與活動”,即可制作精美賀卡發送給親朋好友,同時還有機會獲得10元或20元話費,50元、500元或最高2014元的二維碼紅包。獎金發放方式科技、時尚,將由快“馬”——二維碼現金支付,中獎者只需登錄民生手機銀行客戶端,使用二維碼收款功能,掃一掃二維碼紅包,即可將獎金快速收入囊中。
分析人士認為,金融業對微信平臺的挖掘和利用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面對互聯網企業的強勢競爭,步伐還是略顯緩慢,未來微信這個渠道或將承載更多的業務與創新。
激戰正酣 態勢升級結局難料
目前,業內主流的判斷是,在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渠道戰中,互聯網更有優勢,理由是在購買理財產品收益相當的情況下,網上自助式購買比銀行更方便。不過,隨著金融企業在互聯網領域的重兵布陣,這種差距將得到快速彌補。
與官方網站和手機客戶端相比,微信是一個SNS(社會性網絡服務)的社會化網絡,傳播效率更高、互動性更強。用戶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在微信銀行平臺自助處理金融業務,如有疑問,能在線與微信客服進行實時互動,得到快速響應和解決,用戶體驗好,正因為如此,微信銀行和微信客服成為銀行必爭之地。
不過,互聯網巨頭們顯然是不會原地等待金融業來追趕的。日前,微信發布了5.2版本,主要涉及理財、生活服務、電商、游戲四個方面。其中,“我的銀行卡”界面發生較大變化,已類似于手機支付寶。互聯網金融未來能否顛覆銀行,抑或成為銀行傳統業務的有效補充,目前還難有定論,不過可以預言的是,馬年傳統銀行與互聯網公司的短兵相接將會更加頻繁和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