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進入“大霧天”模式 不少市民出現哮喘等癥狀
濟南進入“大霧天”模式,濃霧籠罩城區,不僅影響交通,讓人心情壓抑,也在威脅著人們健康。20日,記者從濟南多家醫院獲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就診人數增多,不少市民因大霧出現哮喘、氣管炎、咽喉炎等疾病,平添一筆不小的“健康支出”。
“這大霧可把我害苦了。”市民張女士以前患有過敏性鼻炎,大霧天,她不得已前往醫院就診,一次藥費花了近200元。據專家介紹,大霧中有害物質會誘發哮喘、氣管炎、咽喉炎和一些過敏性疾病,甚至對健康人也會造成輕微的氣道灼傷,出現咳嗽、痰量增多癥狀。患有慢性支氣管肺炎、肺心病的老年人,對外界環境變化會十分敏感,在有濃霧的清晨外出極易發病。
專家解釋,大霧本身不會污染空氣質量。但由于空氣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質,隨著霧持續時間延長,在一定的排放程度有限的環境容量下,就會形成污染。因此,霧天持續會影響空氣質量。
同呼吸道疾病相比,心血管疾病帶來的負擔更重。據心內科專家介紹,大霧天氣壓較低,空氣濕冷,大氣含氧量降低,這些對于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都是危險因素。低溫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時低溫刺激血管收縮,血流速度變緩,心臟必須增加工作才能代償這種不足。這就導致心臟的負荷增加,容易誘發心梗等疾病。
霧霾天如何自我防護?
霧霾天對人們的健康影響較大。那么,霧霾天怎樣才能很好地防范身體不適及情緒低落呢?
1、避免霧天晨練
晨練時人體需要的氧氣量增加,隨著呼吸的加深,霧中的有害物質會被吸入呼吸道,從而危害健康。建議在太陽出來后再晨練,也可以在室內鍛煉。
2、盡量減少外出
霧霾天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殺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霧天最好不出門。否則可能誘發病情,甚至心臟病發作,引起生命危險。同時,霧中的一些病原體會導致頭痛,甚至誘發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如果不得不出門,最好戴上口罩。戴口罩對于過敏性哮喘的人來說更重要,口罩可以防止一些塵螨等過敏源進入鼻腔,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3、患者堅持服藥
呼吸病患者和心腦血管病患者在霧天更要堅持按時服藥,以免發病。注意身體的感受和反應,若有不適,及時就醫。
4、多喝羅漢果茶
羅漢果茶可以防治霧霾天吸入污濁空氣引起的咽部瘙癢,有潤肺的良好功效,尤其是午后喝效果更好。一般來說清晨的霧氣最濃,中午漸漸散去,人在上午吸入的灰塵雜質比較多,午后喝就能及時清肺。
5、注意調節情緒
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礙的人在這種天氣里會感覺心情異常沉重,精神緊張,情緒低落,這類人群在霧天要注意情緒調節。可以聽聽音樂,做些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6、窗戶不能關得太嚴
家里廚房油煙污染、家具添加劑污染等,如不通風換氣,污濁的室內空氣同樣會危害健康。應在中午陽光較充足、污染物較少的時候,開窗換氣。
巧妙呼吸也可對抗霧霾
1、吐納法
雙手合十胸前,然后兩手臂向前伸直,再慢慢抬舉至頭頂,一邊做動作一邊進行“吸一呼三”和“吸三呼一”的吐納法,即吸一口氣分成三次呼出,吸三口氣做一次長呼。把一口氣變成多口氣來鍛煉,這樣可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增大肺活量,增強人體的耐缺氧能力。
2、腹式呼吸法
站立,身體放松,兩手置于兩肋弓下,吸氣時腹部用力鼓起,呼氣時腹部自然收斂。同時將雙手放到腹部上,并稍加壓力以增加腹內壓,這樣呼氣時能使橫膈進一步升高,減少肺部殘氣量。
3、縮唇呼吸法
呼吸時,將口唇縮緊,增加氣道阻力,以防止小氣道過早閉塞,使氣體容易呼出,可減少肺內殘氣,改善通氣環境,增強肺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