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濟南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的決戰年。1日,濟南市民政局局長趙玉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市民政局以做實做亮貼心民政的服務品牌為總抓手,把健全完善新型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基層民主自治、新型社會組織、專項社會事務和雙擁共建等六大管理服務體系為著力點,在創城工作中充分發揮職能優勢。關愛老人首個示范養老機構年底前運行
截至2014年1月初,我市戶籍總人口為613.4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111.6萬人,占總人口18.2%,養老形勢嚴峻。位于市中區十六里河街道大澗溝西村、興隆山以南的濟南市養老服務中心是濟南首個示范性養老服務機構。
濟南市民政局局長趙玉海介紹,目前該養老機構一期工程主體已竣工,正進行內外墻裝修,10月整體施工完畢,年底前將正式啟用!耙黄诠こ谭纸樽o老人休養樓、候鳥老人接待中心、行政辦公共3塊區域。其中,2棟介護老人休養樓共設置了1000張床位,主要給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提供護理服務。”趙玉海說,候鳥老人接待中心設置了500張床位。
救助兒童
流浪未成年人數量3年來逐年遞減
目前,濟南按照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每人每月1120元、機構集中養育孤兒每人每月1410元的標準對孤兒進行保障,并全部實行社會化發放。同時對孤兒救助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專賬管理。
針對流浪兒童,市民政局在開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活動基礎上,聯合教育、人社等部門開展了“幫助流浪孩子回校園”活動,進一步加強對流浪未成年人的主動救助力度。
“2012年,濟南救助未成年人309人次,接送流浪孩子回家集中行動12次,救助4人!壁w玉海表示,2013年全市救助流浪未成年人208人次,2014年第一季度為32人次,“總體來看,救助流浪未成年人數量有明顯減少”。誠信建設 成立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
近幾年來,濟南民政加強“陽光民生救助體系”建設,成立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提高社會救助透明度。同時,通過指導行業協會健全自律公約、推進信息公開、開展誠信服務等,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趙玉海表示,下一步濟南將繼續推進陽光民生救助體系建設,從單純民政部門救助向整合政府資源和多元化社會參與救助轉變,“通盤使用財政救助資金、慈善捐助資金及福彩助困資金,統籌救助低保和‘三無’對象、常住戶籍市民和外來人口,同時,做好社會救助與其他社會保障、扶貧開發以及其他部門專項救助工作的銜接”。和諧社區推行“鄰里守望”志愿者服務
為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濟南民政正逐步推行“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在社區搭建扶危濟困平臺“陽光溫暖超市”,構建以老年人“六送”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愛心在線”居家養老服務社,建立了為青少年服務的“成長加油站”以及“婦女兒童家園”等志愿服務平臺。
同時,濟南將推進殯葬改革,進一步推進城鄉公益性骨灰堂 (公墓) 建設!拔覀儗⑼七M‘惠民殯葬’政策的完善和落實,將惠民范圍由面向困難群眾轉向惠及所有居民。”趙玉海說,濟南將減免基本殯葬費用拓展到補貼文明生態安葬。
傳播文明
濟南路牌公益廣告占四成
為貫徹全市“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會議精神,濟南民政制定了《濟南市民政局路牌創城公益廣告發布工作方案》,統一規范全市路牌公益廣告設置工作,保持路牌以整潔美觀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讓城市路牌成為我市傳播文明、弘揚正能量的一張靚麗名片,為創城奠定良好基矗
目前,濟南可發布公益廣告的路牌共有2000塊!2013年市區80條主控道路路牌公益廣告近1600幅,占總數的40%以上,超額完成公益廣告30%的設置任務。”趙玉海表示,在做好公益廣告設置發布的同時,定期對損壞丟失的路牌或畫面及時修補更換,“去年共更換修補路牌及畫面約1100塊,并對路牌分區分片進行定期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