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73歲的日照市嵐山區泉子廟社區村民劉水英,數著剛領到的570多元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金高興得合不攏嘴。當月,泉子廟區像劉水英一樣,參與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214名村民都領取到了參保后第二個月的養老保險金。
據悉,截至2013年底,日照市七萬達到退休條件地被征地農民參保繳費,參保率已達到95%,今年,也將陸續完成21萬未達退休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參保繳費工作。
背景:讓失地農民老有所“依”
近年來,隨著日照市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被征地農民數量不斷擴大。經摸底測算,全市現被征地后戶人均耕地不足0.3畝、16周歲以上的農民約有28萬人。其中,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約有7萬人。
如何讓這一特殊群體在失去基本勞動能力后衣食無憂?從今年10月1日起,《日照市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在全省率先將被征地農民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納入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體系,與城鎮職工實現“同城同待遇”。失海漁民和整建制“農轉非”城鎮居民也在保障范圍。
《辦法》中規定,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一次性足額補繳15年養老保險費后就可以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其中,男超過60周歲、女超過55周歲的,年齡每增加1年,補繳額度相應減免1500元,累計減免不超過1.5萬元。
除了年齡的減免,《辦法》中也根據村民的被征地時間制定了補貼標準:2003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的,政府一次性補貼標準為3500元/人;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被征地的,政府一次性補貼標準為7000元/人;2011年1月1日后被征地的,政府分別按照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每畝不低于1萬元、1.5萬元、2萬元標準補貼。 被征地農民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但又區別于靈活就業人員。日照市允許男滿60周歲、
此外,新辦法還給了被征地農民自主選擇權,符合條件的農民可以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也可自愿選擇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現狀:首批7萬人參保率大95%
今年67歲的丁元秀是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喬家墩子的一名普通村民,十余年前家里的7畝地被征收,被征地之后,丁元秀與丈夫劉尊一靠著下海和打工賺錢養家。隨著老兩口的年齡越來越大,丁元秀開始考慮起以后的生活,“我們沒有固定收入,現在趁著身體還算健康,也會找些雜工來做,如果以后不能動了還要靠子女養。”丁元秀說。
12月20日,喬家墩子接到臥龍山街道收取養老保險費的通知,立即通過廣播傳達給村民。聽到廣播的丁元秀和劉尊一拿出多年來存下的積蓄,讓兒子去附近的銀行繳費。“我們老兩口一共交了五萬余元,聽兒子說,繳費的銀行特別擠,他排了好幾個小時的隊才交上。”丁元秀還說,“加入養老保險只要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以后每個月都能領到養老金,冬天還有取暖費,生活有了保障,也能減少子女的負擔。”
記者從日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全市2013年參保工作順利完成,七萬被征地農民參保繳費,參保率達到95%。此外,日照市也是山東省唯一一個實行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的城市。問題:部分貧困家庭無錢繳費
記者從喬家墩子村委了解到,村里一共有389位符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村民,已經有326人補繳了費用。與丁元秀同村的獨居老人喬正宜今年87歲,他的兩個兒子也到了《辦法》規定的年齡,由于一時拿不出那么多錢,喬正宜和兒子并沒有補繳養老保險費。“我兒子沒有正式工作,平時靠打點零工賺錢,沒有積蓄。”老人告訴記者,由于自己年紀大,沒法出去打工,平時就靠國家補貼和子女接濟度日。“這個政策好是好,但是對于我們這種家庭貧困的農民來說,一下要繳這么多錢還是有些困難。”喬正宜說。
除了已經符合參保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外,喬家墩子還有不少未達退休條件的被征地農民。“自從村里下通知讓夠條件的村民補繳保險金后我就開始關注這方面的信息,我們不夠退休年齡,即使交了錢也不能立即領到保險金,而且一下要交那么多錢還是有點心疼。”今年49歲的劉秀華說。
記者從《辦法》中看到,像劉秀華與丈夫這種男滿45周歲不滿60周歲、女滿40周歲不滿55周歲的被征地農民,需要從男滿45周歲、女滿40周歲時補繳費用。劉秀華告訴記者,如果參保就意味著以后每年除了供應孩子上學以外還要給自己和丈夫繳納保險,對于他們這種沒有固定收入的村民來說還是有點困難,但是不交的話以后的生活就沒有保障。“我想等具體繳費政策出來,與家人商量之后再做決定。”劉秀華說。 解決:困難戶可申請農行貸款
為了減輕被征地農民繳納養老保險金的負擔,除了政府補貼,農業銀行日照分行也向上級銀行申請了單獨的金融產品,為被征地農民提供25000元的個人貸款,最高期限為五年,貸款利率實行基準利率,申請貸款擔保方式為社保賬戶質押。為了方便村民辦理貸款,農業銀行日照分行還專門安排了110余位工作人員入村為村民辦理貸款。“目前已經為全市5937位農民發放了共計1.1億元的貸款。”農業銀行日照分行的工作人員說。
“申請農行貸款十分方便,還有工作人員到村里來辦理,每月的還款金額也是從發放的養老保險金里扣除,不用去銀行還款。”已經申請貸款的王先生(化名)說。他告訴記者,家中共有三位老人符合參保條件,除了政府補貼還需要補繳共計10萬余元的養老保險費。“費用太高負擔不起,但是不交家里的老人以后生活沒有保障,于是向農行申請了57000元的的貸款。”王先生說。(通訊員 陳蕾 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