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的一則故事引發熱議,一位出租車司機在醫院門口,看到老人叫不到車,而他之前已經接單,因為不能違約,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老人等在路邊,出于愧疚,這名出租車司機卸載了軟件。司機說:“如果每輛車都裝軟件,那些老人就叫不到車了。”網友紛紛表示感慨,打車軟件競爭本是市場行為,但隨后引發的社會問題已經頻現,相關部門是否該繼續觀望?
25日,成都市交管局已經就打車軟件做出回應:出租車駕駛員在駕車時用手機搶單屬于妨礙安全駕駛行為,將面臨罰款100元、記2分處罰。26日,上海也發布規定,暫行實施早晚高峰時段(每日7:30至9:30、16:30至18:30)本市出租汽車嚴禁使用“打車軟件”提供約車服務,以緩解高峰時段打車難情況。
昨天,記者從濟南部分出租車公司得知,打車軟件引發的投訴已經在上升,但相關部門并未接到任何明確的監管措施,“沒有法規,只能按照普通的投訴處理,反饋到我們出租公司之后,我們也不好去界定,如果是司機接到單,路邊有乘客招手又不接,我們也不知道該不該按照拒載來處理。還有軟件自帶的加價,是乘客你情我愿的行為,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亂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