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酸型年終獎:牛奶和燒鵝
有讓人不敢直視的土豪款年終獎,也有讓人覺得寒酸、想要拒絕的年終獎。前程無憂論壇曾向網友征集收到過的最寒酸的年終獎,結果顯示年貨、購物卡、賀卡均有上榜。
在惠山區某企業工作的小王,今年元旦后收到了公司發的一箱牛奶、一張賀卡,小王以為這是慶祝元旦,公司發的節日福利犒勞大家。但節后上班才知道,牛奶和賀卡竟是去年的年終獎。小王和同事們頓時覺得被騙了,“畢竟大家一年到頭的念想,很大一部分就是年終獎,用這么點東西打發我們,覺得一點價值和存在感都沒有。”另一位在某機械廠工作的小徐表示,一點也不敢期待年終獎,原來去年他們廠里給每個一線工人發了一袋燒鵝,就算是年終獎了。辛辛苦苦帶回老家,全家人都不愛吃。
心態
今年獎金可能要打折?
提起今年的年終獎,在某大型民企擔任招聘專員的李凱直搖頭,他表示往年公司發的年終獎就不多,僅有一個月工資樣子。今年整體經濟形勢不是特別好,公司的效益比去年要差,年終獎能不減少就是好事了,再要求上漲,幾乎是不可能的。
年終獎能不減少就滿足,抱有這種想法的上班族并不少。一些單位的員工已經“預知”今年的年終獎會打折了。在某國企工作的小張說,雖然還沒到發年終獎的時候,也沒看到關于年終獎的方案,但同事之間私下里都議論今年的年終獎要打折了,因為公司的效益不好,平時的福利費都比往年減少了,“別給打對折就行”。
年終獎有多重要?
關于年終獎有多重要,除了把它當做收入的一部分,也有上班族認為是努力工作的回報,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在錫山區某中學擔任數學教研組組長的老佟介紹,學校發的年終獎叫績效考核,根據每個人的崗位有所不同。據他所知,人均2萬元,普通的副課老師有1.6萬元左右,教研組長則有2.5萬元左右。老佟直言,平時不發,只是到了年底拿出來發給大家,這是大家一年付出應得的回報。
當然也有賦予年終獎其他含義的。在一家家具公司上班的顧穎回憶,自己前年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年終獎只有500元,雖然很少,當時卻很開心,覺得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回家過年時交給父母,爸媽也會覺得自己長大了,也可以給親戚的孩子大方地包個紅包了。而做網頁設計的小周說,去年拿到的年終獎只有月工資的二分之一,可并沒有感覺吃虧或者比別人少,因為老板很人性化地給家在外地的員工提前放了假,這在她看來,比發現金更珍貴。
年終獎是否已變味?
在新區一家電子廠工作的小羅介紹,自己每月的工資不到3000元,去年拿到的年終獎有近6000元,老板是分兩次發的,小年夜的時候發了一半,剩下一半,是過年上班一個月后再發的。“他這是在拉人,過年不回來的就虧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力資源人士介紹,關于發放年終獎,并沒有相關的明確規定,是否發、怎么發、發多少都是由企業自己決定的。傳統意義上的年終獎是對前一年在崗職工一年工作表現的獎勵,在基于公司有收益的情況下,拿出來一部分利潤獎勵職工的辛勤工作,是獎勵的性質。而現在的年終獎,特別是制造型企業里,大部分是為了解決眼前或者未來短期勞動用工缺口的措施,變成延長員工在崗工作時間的有效經濟手段,說白了這個手段屬于利誘。他認為,年終獎應該回歸激勵員工、團結士氣的本性,體現溫情的執行,而不僅僅是暫時挽留員工的手段。(記者 譚金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