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廖雯穎
8日下午到晚上,山東省環保廳展開《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實施后的首次重污染天氣突擊檢查,記者跟隨省環保廳污防處及監察總隊工作人員前往濱州等地實地調查,發現不少問題和隱患。
焚燒生活垃圾
給空氣“添毒”
下午5時許,在濱州鄒平縣青陽鎮西董村,檢查隊伍遠遠就看見一片紅色火光,村中一條干涸的河溝內,傾倒的生活垃圾和樹葉正在熊熊燃燒,發出越發濃烈的嗆鼻氣味。一位住在河溝邊上的婦女表示,不知道誰倒的垃圾,也不知道誰點的火,她擔心火會越燒越大會沿著河溝蔓延開來,甚至把溝邊的樹也燒起來。
省環保廳污防處處長肖紅告訴記者,垃圾焚燒不僅會導致煙塵,還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但是這種無主焚燒,只能找村委會。城市垃圾由市政公用局管理,而農村垃圾并不直接由環保部門負責監管,監管主體模糊,難以有效監督。
持證突擊檢查
進不了企業門
傍晚6點左右,檢查隊伍在鄒平縣山東開泰集團有限公司遭遇閉門羹。這是一家生產金屬磨料的企業,生產鋼砂等產品。工廠門口工作人員亮出行政執法證件,表示要進場檢查,卻被門衛攔住,稱夜間已經停產,要向領導請示,但領導遲遲聯系不上,檢查隊伍在門口冷風中等待二十多分鐘,因還有其他檢查任務,最終只好放棄。
省環保廳監察總隊工作人員陳戈告訴記者,按照規定,監察總隊有執法權,持證要求檢查企業,一切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阻撓。“我們很少遇到這種不讓進的情況,但是并沒有證據就說這家企業違法排污,這次是隨機抽查的。下次我們會再找機會來復查,如果查到夜間還生產,我們肯定會追究責任。”
燒瓦作坊連夜趕工
粉塵未處理隨意排
晚上9點多,檢查隊伍趕到位于淄博、章丘和鄒平交界的一處不知名的燒瓦作坊。一進作坊,一股濃濃的機油味令人窒吸,手電筒照射下,大量肉眼可見的顆粒物懸浮在空氣中。簡陋的作坊內,二十幾名工人在流水線上熱火朝天地加班加點趕工。廠區外停著兩輛貨車,看樣子應是等著運輸燒好的瓦。
肖紅告訴記者,這種燒瓦的作坊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根據檢查結果來看,根本就沒有處理粉塵的配套設施,粉塵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齊魯晚報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