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賣相更好,一些非法商販在豆芽中添加禁用添加劑——6-芐基腺嘌呤(俗稱豆芽無根素),如果長期食用這種毒豆芽會致癌。11月14日,即墨法院對四起非法制售毒豆芽的案件進行了集中審理 、宣判。6名被告人均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獲刑,其中最高的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8萬元,最低的被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緩刑1年,并處2萬元罰金。記者了解到,這是青島法院系統審判的首批因生產、銷售毒豆芽獲刑的案件。
市場上的豆芽檢出“無根素”
據介紹,42歲的薛某海是山東莒縣人。幾年前來便來到青島,并在市區一農貿市場賣菜。據其供述,2011年底,他開始生產、銷售豆芽,“一開始生的豆芽很小很瘦,后來經一浙江籍攤主介紹,往豆芽里添加豆芽無根素后,豆芽便會變大”。學到這項“技術”后,薛某海便搬到即墨經濟開發區,在這里租房生產、銷售毒豆芽。“加了無根素之后,豆芽就不會生須,且變得白白胖胖,能長到10多厘米。”薛某海稱,這樣不僅能讓豆芽變得賣相更好,而且還能提高豆芽的發芽率和產量。
今年7月,民警在市場購買豆芽后進行檢測,豆芽中禁用添加劑6-芐基腺嘌呤的含量為11.78毫克/千克。后經順線摸排,獲知該豆芽出自薛某海、張某夫妻兩人的小作坊,并將二人抓獲。記者了解到,幾乎同時被抓的還有另外三個豆芽作坊的老板,分別是薛某山、宋某華、朱某玉和王某夫婦,而薛某山和薛某海還是堂兄弟關系。14日,即墨法院對這4起案件的6名被告人進行了集中審理、宣判。
普通豆芽3厘米,他家的10厘米
法庭上,薛某海稱,無根素來自浙江和莒縣老家,“一般每50斤豆芽可以用1支無根素”。“用了無根素之后,豆芽能長到10厘米左右,而如果不用,豆芽只能長到3厘米左右。”薛某海表示,平均每天生產、銷售毒豆芽七八百斤,都銷往即墨市人民醫院東側的一處蔬菜批發市場。“因為夏天上市的蔬菜品種多,每年這個時候我就停工。所以,一般每年只有一半的時間在生產這種豆芽。”薛某海表示,因為質監、工商等部門每年都來檢查,從來沒有人說豆芽不合格,所以并不知道自己的豆芽有問題。“而且行業內大家都是這么干的。”薛某海說,“從來沒有想到,這樣做也是違法的。”
記者了解到,6名被告人中,朱某玉和妻子王某從事毒豆芽生產、銷售時間最長。“大約從2004年開始,就加工豆芽并銷往附近市場。”朱某玉稱,這些年來并沒有賺多少錢。而截至11月13日,二人分別繳納罰金7萬元和3萬元。“幾乎這幾年掙的錢全砸進去了 ,早知道這是犯罪,我就不干了
!”庭審結束后,朱某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而其妻子王某則掩面而泣,反復強調希望法官能對其從輕處罰,“因為家里有四位老人和16歲的孩子需要照顧”。
當庭審進入到最后陳述階段時,薛某海當庭表示,因其家庭情況特殊 ,懇請法官能從輕對其處罰。“跟前妻離婚后,她幾乎帶走了家里所有的錢,今年4月份才和現在的妻子(張某)結婚。”薛某海說,我有兩個孩子,她帶來兩個孩子,年齡最小的只有6歲。薛某海和妻子張某均表示,希望法院能看在孩子的份上對其從輕判決。
此外,另外兩名被告人薛某山和宋某華也分別表示,將來不會從事此類犯罪行為,希望法院能對其從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