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利益導向定向刺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上述從當地獲悉的多組人口數據,心生疑惑,為何生育政策的寬松,沒有帶來人口的增長,當地人口反而處于相對“自覺”調整的狀態?
“我不生,給我指標也不生!睒穲@村一名飯館小老板表示。當記者追問原因時,這位小老板笑了,“看病有優惠啊,算不算?”
飯館小老板口中的“看病有優惠”,是指新型漁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漁合),根據記者在當地的調查,針對二胎放開政策的農業戶口人群,主動放棄二胎指標的家庭,將享受20%的個人醫療保險費用減免。
“比如我家不生(二胎),去年是一個人一年交70塊錢,今年全家每個人都免掉14塊。”飯館小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小賬。
事實上,除了新漁合的優惠政策,按照整個煙臺市的統一規定利益導向政策,還有不同等級的物質獎勵。“例如對于獨女戶,長島縣一次性以家庭為單位,獎勵200塊錢,村里也有100~200元不等的物質獎勵!睉t艷表示,在獨生子女費方面,則按每個月5元的標準全覆蓋發放。
獨生子女在入托、中考等方面享受優先,長島縣對考入重點大學的給予1000~5000元不等的獎勵,并對自愿加入新漁合、新型漁村養老保險的,在村集體給予補助時,提高獨生女、雙女戶家庭的補助標準。
在兌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的基礎上,2012年,部分鄉鎮還在計生家庭子女出生后由各村為其購買意外保險,實行計生家庭子女免費入園等優惠政策,還對計生家庭提供水費和電費補貼,并展開特困計生家庭救助;對全縣漁村中的55戶貧困計生家庭,縣政府從計生公益金中撥出7萬多元資金,對其進行生活上的救助和生產上的幫扶。
對于主動放棄二胎生育指標的計生家庭,長島縣在經濟項目發展上,將眼光聚焦在投資少、見效快、利潤高的海產養殖項目,發動計生家庭以聯戶經營的方式進行運作,并優先劃定生產海區、灘涂,優先提供貸款擔保。
“有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漁家樂項目。”應紅艷表示,2012年,長島全縣30多家海產品養殖場吸收婦女就業,實現年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北部各海島鄉鎮利用海島優勢,扶持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計生家庭發展深水網箱養魚項目,從魚種選購到成品魚的銷售,計生家庭的增收十分明顯。
更重要的是,獨生子女戶、雙女戶家庭在宅基地(村建住房)分配、山(林)地、海區承包中體現優先政策,對集體經濟組織按人均分配集體經濟收益、征地補償費,房屋拆遷補償費,宅基地分配以及其他集體收益時,對獨生子女家庭增加一人份額。
同時,計劃生育特困戶優先享受低保、救濟補助,村辦企業優先安排獨生子女和雙女戶家庭子女就業。
以2007年為例,該縣近5000漁戶中有1363戶自愿退掉了二胎生育指標,報名領取了《獨生子女光榮證》,平均3.6戶中就有一戶不生二胎,其中夫婦共育“一枝花”的家庭占48.9%。
特點:經濟因素制約人口增長
在應紅艷的眼中,長島縣特有的人口格局變化,除了利益導向的原因,還有一些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經濟因素的制約。
“我估摸算了下,我孩子今年1歲半,等到他大學畢業之前,我給他預留的教育成本至少得上30萬!32歲的漁家樂店主小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在長島縣,南長山鎮算是當地人眼中的“城區”,當地擁有相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兩所學校,亦位于城區。
當地島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我老家為例,我是北隍城的,到長島南邊來,坐車要5、6個小時,這就是交通成本。我的孩子小學三年級時得過來上學校寄宿,為了給她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媽媽要來租房陪讀,房租一個月最便宜的是500~600塊,加上吃用的錢,和學校日常開銷的錢,一年下來再怎么節省都得兩萬左右!
“但孩子媽媽主要在家干農活,靠養殖海帶來賺錢,一年平均收入也不到兩萬,你覺得一個孩子負擔重不重?”上述島民反問記者。
根據當地官方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長島縣島民農村人口年均收入為15000元左右。
養育成本的相對高企是一方面,由于長島旅游城市的特殊性,該區域的消費水平也并不低,樓市價格更是水漲船高!翱吹侥莻樓盤了嗎?現在是7000元/平方米啦!10月中旬,一名后溝村村民拉著記者指向該村正在施工的樓盤說,來長島買房的以外地人居多,這幾年房價越來越高。
除了長島地域性的經濟因素制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隨機走訪中發現,長島縣的城市人群與農村人群中,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育觀念。
“誰愿意生?養一個孩子就很貴,放開我也不生!薄盀槭裁床簧?我就想要兩個孩子!边@兩句截然不同的答復,前者出自享受放開二胎政策的長島縣后溝村一名個體超市店主(農業戶口)之口,后者來源于不享受放開二胎政策的長島縣南長山鎮一名出租車女司機(城市戶口)。
城鄉政策的不統一,造就兩種截然不同的生育觀念。有業內人士指出,30多年來,針對經濟發達地區,城市的計生政策緊,針對農村的計生政策松;針對本地戶籍人口的計生政策緊,針對外來流動人口的計生政策松。“城鄉二元且逆城市化傾向的生育政策,與地區可持續發展矛盾已非常突出,調整非常緊迫!
延續:落后條件難應對老齡化壓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享受寬松生育政策多年的長島縣,迎來了新的問題,“人口老齡化的壓力越來越大”,在應紅艷眼中,更大規模的老齡化問題尚未到來。
有專家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中國老齡化的人口轉變特征對經濟增長的潛在不利影響理解為:第一,過早地失去趕超發達國家的后發優勢;第二,失去了對仍具有人口紅利的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優勢;第三,尚未獲得發達國家所應具有的技術創新優勢。因此,無論是面對高收入國家還是低收入國家,中國原有的競爭優勢都在減弱,這無疑加劇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性。
而且,人口老齡化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給家庭和社會也帶來了沖擊。老齡化加重了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負擔。
與當地老齡化壓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島的養老硬件設施仍不夠完善!罢麄長島縣目前只有在南城有一個養老公寓,設施各方面等都跟不上。”上述后溝村婦女主任直言,這個公辦的老年公寓投入使用時間不長,具體有多少張床位沒有詳細考察過,但是肯定不能滿足長島老年人養老的需求。
而且,由于地理環境的特殊性,長島的交通環境很不便利,如果生了什么重病、急病,遇上大風等惡劣天氣,海輪無法開航,只能受困于島上,雖然近年來開通了“海上神鷹”直升機救援項目等,但也不能完全解決長島醫療條件有限的現實。
面臨上述問題,如何拓寬長島目前生育政策在未來的延展性?
首先“希望財政上多給予一些支持”,上述后溝村婦女主任建言,盡快完善長島養老公寓等硬件設施的配套裝備,尤其是醫療設備及醫療人才,給予較充足的供給。
更關鍵的是,“建議決策層盡快將這(生育)問題納入到頂層設計的考慮范疇!睉t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不管是老齡化的問題,還是其他地區的人口政策調整問題,這都需要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統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