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11月1日訊(記者 王媛通訊員 張建峰 ) 1日是島城黃標車限行區域擴大至全市范圍的頭一天。按照規定,每天7:00到20:00,全市范圍內禁止所有低于國Ⅰ(不含國Ⅰ)排放標準的高污染黃標車通行,違規駛入限行區域的高污染黃標車將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處200元罰款。然而,全市限黃首日就有不少“膽大”的司機撞在了“槍口”上。據統計,環保與交警聯合路查共查處違法車輛92輛,開出罰單1.84萬元。
1日上午9時30分許,記者跟隨市環保局機動車處執法人員和交警來到瑞昌路與環灣路路口,聯合路查剛剛開始,交警就攔下一輛面包車。執法人員發現,該車的環保標志早在2012年9月份就到期了,現在已經失效一年之久。“環保年審標志失效就等于無環保標志,按照規定,同樣處以200元罰款。”交警告訴記者。
第一張罰單剛開完,一輛“聯邦快遞”青島分公司的運輸車駛入執法人員的視線,交警攔停后經環保執法人員檢查發現,該車輛的環保標志也已經失效過期,交警隨即開出200元罰單。
10時許,在交警的示意下,一輛面包車停下,環保執法人員檢查其環保標志發現,已于2013年5月份失效,交警同時查出該車輛未年檢。“未按時年檢上路的,罰款200元,扣3分。無環保標志罰200元。”交警隨后對該司機開出兩張罰單,共處罰400元,扣罰3分。
據統計,1日當天環保、公安兩部門在全市聯合執法過程中,共現場檢查1500輛,處罰環境違法車輛92輛,罰款1.84萬元。其中,黑煙車5輛,無環保標志車78輛,高污染黃標車闖入限行區9輛。
青島市環保局提醒市民,根據《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市區分階段擴大高污染黃標車限行范圍的通告》的規定,自2013年11月1日起,每日7∶00至20∶00,市南區、市北區、原四方區、李滄區、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含高新區),包括邊界道路,禁止所有低于國Ⅰ(不含國Ⅰ)排放標準的高污染黃標車通行。除市區外,膠州市、即墨市、平度市主城區均已實現高污染黃標車限行。
11月1日起,對提前淘汰的國I排放標準黃標車給予6000至18000元的補助,符合條件的車主可以到各相關區審批大廳提前淘汰補助資金申領窗口申請補助。據環保局統計,通過高污染黃標車補助政策的帶動和市區實施高污染黃標車限行管制措施,2011年至今,全市共淘汰黃標車5.2萬輛。
調查
二手車市場鮮見黃標車
11月1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島城多個二手車交易市場發現,已鮮有黃標車交易。
11月1日下午,萍鄉路附近的一家二手車交易市場內人氣很旺,市場內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這些車的前風擋玻璃上貼的全是綠標。
“黃標車現在很少有交易的,限行的區域越來越大,淘汰黃標車是一種趨勢,現在誰愿意再買,即便是花低價買了以后肯定也會是燙手山芋。”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前兩年在交易市場上經常能看到黃標車,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李村大集二手車交易市場的張先生說。
“提前淘汰黃標車國家還給予一定的補償,當時也得到了很多車主的響應。”張先生說,該政策出臺后,有不少車主選擇提前淘汰并領取補助資金。但黃標車申請提前報廢的話相對來說程序比較多,不少車主覺得麻煩就把車賣到了二手車交易市場內。然后他們集中辦理報廢手續。“但該補貼并非讓每個車主滿意,其中一些車主感覺補貼不劃算,便將車以稍高的價格交易到農村一些不限行的區域。”采訪中,張先生告訴記者。其實客車和貨車交易到農村的現象更普遍。
平度交警大隊一位交警表示,隨著限行區域的擴大,相信黃標車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記者 徐新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