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
500億元,這是奶粉行業的整個市場容量,只是在這個版圖上,屬于國產奶粉的面積越來越小。
新金融記者得到的AC尼爾森數據顯示,在奶粉市場上,尤其是高端奶粉市場,進口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早已超過了國產品牌,2012年嬰幼兒奶粉市場報告顯示,前五名分別是美贊臣、多美滋、惠氏、貝因美(32.06,-0.12,-0.37%)和雅培,國產品牌中只有貝因美一家。
從三聚氰胺事件開始,國產奶粉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進口奶粉進口量多次創出新高。在2008年之前,國產奶粉占據著60%以上的市場份額,2年后,進口與國產實現了雙分天下,在此之后,國產品牌逐漸走弱。三鹿事件給中國奶粉行業造成的影響仍然沒有完全解除,即使是在5年之后,談起國產奶粉,安全問題仍然是懸在全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即使企業認為“我們的質量和技術完全是世界一流的”。
洋品牌大舉入侵,進口產品牟取暴利、中國消費者最終買單的局面一發不可收拾。而一漲再漲的價格成為了詬病的焦點。
“我長期以來一直堅信價格泡沫一定會破,很少有人相信我的判斷,今天居然有了先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期盼一直降下去,降到160元以下才是國產品牌的重大利好。”面對奶粉風暴,圣元董事長張亮這樣表示。“只要市場能夠更加理性健康,圣元即使有損失也值得!”
與其說是進口打敗了國產,毋寧說是自身的脆弱和不堪一擊導致進口奶粉的大行其道,正是中國市場為進口奶粉的崛起提供了平臺,在奶粉出口大國新西蘭,有十來家嬰兒奶粉包裝廠,多數都是專門為中國市場而建立的。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工業司副巡視員高伏表示,部分企業素質需提升,企業間的無序競爭、惡意傳播不良信息現象時有發生,個別企業為牟利不擇手段,敗壞了嬰幼兒乳粉行業的聲譽。
“撕破嬰兒奶粉的價格泡沫比市場整頓的任何舉措都能命中要害,”張亮認為,“擠掉價格泡沫,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擠走目前大批的境內外投機分子,在沒有暴利的產業,留下的只會是那些嚴肅的專業企業。”而這,需要企業有著遠大的志向,嚴謹的經營態度,真誠地面對消費者,才能夠在沒有暴利的產業中生存并獲得長遠的發展。
事實上,業內人士介紹,面對反壟斷調查,進口品牌雖然采取了降價措施,但更多是一種姿勢和態度,挑選市場銷售不好的產品進行試探。目前降價都是銷售份額占比較小的品項,主力品項未動,這樣子降價不會傷筋動骨。
“160元的奶粉和610元的奶粉有什么區別嗎?”張亮反問。
兼并
面對進口奶粉的步步緊逼,整合與再造成了國產奶粉涅槃重生的選擇,這一次,大企業聞風而動走在了前面,在蒙牛的帶領下,中國奶粉企業的兼并大潮打開閘門。
7月3日,在繼蒙牛乳業[微博]將雅士利國際收入囊中之后,國內另一乳業巨頭伊利集團也在暗中布局,開始壯大在奶粉領域的實力。
一天之后的7月4日,“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上,總計100余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參會,中國奶粉行業的重量級企業悉數到會。“比行業大會還重視,”一代表笑言,同樣是在這一天,國內奶粉行業的兼并重組從企業層面正式提升到了行業層面。
事實上,雖然在前十大奶粉品牌中國產占據了將近半壁江山,伊利、圣元、完達山等品牌都有自己忠誠的消費群體,國產奶粉總體產業集中度低的現實在短期內仍難以改變,政府力量的推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年產量約60萬噸,但是年產量在3萬噸以上的企業僅有3家,從國內市場看,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牌僅占高端產品份額的20%到25%。而在政府層面,則計劃爭取在兩年之內,使嬰幼兒配方乳品的十大本土品牌企業的產量占社會總量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60%以上,五年后提高到75%以上。
支持
兼并重組時下成為了中國奶粉行業最熱門的話題,各大品牌奇招迭出的同時,對國產奶粉的保護呼聲漸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嬰幼兒奶粉上,保護國產品牌的例子并不鮮見。在美國,根據WIC計劃(母親和嬰兒幼兒營養計劃,)美國每年400萬新生兒,其中將近50%獲得政府奶粉補貼,這個補貼是限定品牌的,所以,表面上是補貼給了消費者,但參與該計劃的美國嬰兒奶粉本土企業獲得了該計劃實質性的市場保護,其他企業很難再進入這個市場。而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就是,美國市場的嬰兒奶粉價格最近十年基本沒有變化。
美國WIC計劃的目的不是控制市場價格,但是,計劃參與者對政府是有價格約定的,否則,你就不能進入這個項目。
對于政府來說,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舞臺,守住自己的行政邊界,恪守中立地位,對行業整體發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扶持國產品牌同樣是應有之意。
事實上,相對于進口奶粉的咄咄逼人,國產品牌并不是毫無亮點,在三、四線城市以及更為偏遠的農村地區,國產品牌的占有率一直保持在高位,問題在于,在整個奶粉市場金字塔最頂端的一線城市中,國產品牌只能處于尷尬的防守局面。
“整頓和打擊價格壟斷對民族品牌是利好還是利空?一定是利好,但能好到哪里去是個問號,真正的好,還得靠自己!”張亮在微博中表示:“做一個成功的企業要踏實、耐心,不能指望外力成就企業,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智慧和決心才能無往不勝。”
坐以待斃還是鳳凰涅槃,對中國奶粉企業來說,選擇其實很簡單。
超高價奶粉新戰場
簡介:剛剛受到反壟斷調查的合生元和惠氏奶粉在過去的一年里有一項表現尤為突出:在超高端乳粉市場的嬰童渠道,二者均保持了直線上升的趨勢。
不同的產品選擇不同的渠道,以往以商超為主打的奶粉市場正在面臨著分化,其中嬰童店成為超高價奶粉的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