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聊城6月30日訊(記者 張躍峰) 隨著城區中小學招生日臨近,不少戶籍還在鄉下老家的“準市民”心急如焚,有的雖然已經舉家遷居到城區居住,但他們的孩子卻得回老家上學。
按照東昌府區教育部門公布的時間表,7月4日至9日是城區公辦中小學校招生的時間。眼看學校招生日期一天天臨近,家住城區阿爾卡迪亞居民小區3期的市民秦女士心急如焚。據其介紹,由于在阿爾卡迪亞3期買了房子,她跟丈夫是去年才從陽谷農村搬到這里居住。雖然按照現行戶籍管理政策,一家人可以將戶口從農村遷移到城區,但由于戶口遷出后失去“農村戶口”,村里就要將他們承包的土地收回。如此一來,他們就會失去很大一塊收入,因此一直沒遷戶口。
秦女士說,今年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前幾天她在小區附近的小學咨詢入學條件,工作人員告訴她,按照現行政策孩子想在居住地附近入學,要么將戶口遷移過來,要么按照進城經商務工隨遷子女提供監護人的工商營業執照或正式的勞動合同證明、監護人在城區的房產證或城區內房屋租賃合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查驗過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公安部門簽發的居住期一年以上的居住證及戶籍所在地戶口本,可是由于進城后他們一直在打零工,根本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提供不出勞動保險證明。
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在城區一些新建居民小區或多或少都存在像秦女士這樣的情況。這些人大多都是在城區買了房子,因老家農村還有耕地沒有遷戶口。東昌府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公辦學校招生政策,2013年城區中小學校將嚴格執行“劃片招生”,像秦女士這樣的情況,由于其提供不出進城務工經商隨遷子女入學需要的相關證件,因此只能選擇將戶口遷移到居住地,或者回戶籍所在地的鄉下老家上學。
別讓孩子上學“扯城鎮化后腿”
眼瞅著孩子沒法在家門口上學,一些心急如焚的家長對教育部門現行的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提出質疑,認為這一政策就是在“扯聊城市城鎮化發展的后腿”! ∏嘏空f,國家近期不斷提出要加快城鎮化發展步伐,聊城市也提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再增加三四十萬城鎮居民。除非城郊一些村子因城市發展需要土地被征收,否則誰也不會輕易丟失土地。在未來新增加的城鎮居民中,除了大中專畢業生就是像她們這樣進城居住的農民了。可是,進了城孩子卻遭遇上學難,勢必要影響一些人進城買房的想法。 今年剛搬進月亮灣小區居住的市民于先生也遇到了類似情況,由于孩子沒法在城區上公辦小學,進民辦小學又難以承擔昂貴的費用。最近,他正跟妻子商量把城區的房子租出去,跟即將入學的兒子一起回老家。“雖然老家還有親戚,可將孩子交給他們實在不放心!庇谙壬舱J為現行中小學招生政策這是在“扯城鎮化發展的后腿”。于先生說,他妻子都后悔進城買房了。
本報記者 張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