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22日訊(記者 李濤 通訊員 劉正茂 王海瑤)21日,記者從安丘市委宣傳部獲悉,該市制定《大蔥、生姜農業保險實施方案》,確定了一畝大蔥、生姜保險金額2000元、保險費100元的政策,由中國人保財險和當地農業部門定損后按比例賠付,在全國率先試水蔥姜保險,減輕農民種植的后顧之憂,農民種姜、蔥有了保險杠。
在安丘市石堆鎮石堆村標準化種植基地,技術員王云告訴記者,她們這片基地一共占地250畝,屬于安丘市雙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種植的35.13畝大蔥、17.7畝生姜日前與中國人保財險安丘支公司簽單,繳納保費5991元,獲得風險保障金11.3萬元。
據介紹,去年安丘市雙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50畝生姜因病蟲害減產三分之二,2011年大蔥也有200多畝因澇災爛在了地里。因為沒有入保險,損失只能由合作社自行承擔。而今入了保險,一旦發生災害,該合作社就能從保險公司獲得相應補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合作社種植風險。
中國人保財險安丘支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由于蔥姜生產周期長,極易因極端天氣造成災害損失,因為沒有農業險,損失只能由種植戶自行承擔。而今,只要農戶為大姜、大蔥入了保險,一旦遇到自然災害或者病蟲害,保險公司都會視情況按程序進行理賠。
該負責人還告訴記者,目前簽單的主要是大面積種植的合作社,暫時還沒有為農戶個人入保險。該負責人稱,農戶個人入保險不好界定,風險系數比較大,建議農戶以村為單位集體為大姜、大蔥入保險,這樣方便界定。
安丘目前種植大姜16萬畝、大蔥15萬畝。截至目前,該市從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著手,已落實、簽訂大蔥和生姜保險面積5000畝。
與此同時,記者還了解到,該市還制定下發了《三農保險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不斷提升農業應對雹災、風災、凍災、澇災和旱災等災害風險的能力。去年協調中國人保財險對42萬畝小麥、42萬畝玉米入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每畝保費10元,農戶僅需負擔2元,其余由各級財政補貼,以村為單位投保。去年共為農民賠付因風災、澇災和旱災等自然災害的保險費500多萬元。這既減輕了農民的后顧之憂,又增強了農民災后自救、恢復生產和生活保障的能力。
風險高,養殖業難有保險
記者采訪獲悉,目前,針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都有了政策性農業險。采訪中,很多農戶希望農產品的保險覆蓋面能進一步擴大,讓西瓜、櫻桃、桃子、蘋果等受天氣影響較大的瓜果也能夠參保,降低農戶種植風險。
農作物有了保險,但對于眾多養殖戶而言,損失還得由自己承擔。記者采訪獲悉,目前除去生豬、能繁母豬享受政策性保險外,其他養殖業暫時還沒有參保。養殖業的高風險性,讓養殖業難以享受保險保障。
今年3月20日凌晨一點多,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潮讓濰坊昌邑市柳疃鎮塔爾堡村的近三十個水產養殖大棚遭襲,海水倒灌,養殖戶養殖的大菱鲆有的游走,有的因缺氧窒息死亡,生活設施也被海水浸泡,損失上千萬元。而記者采訪得知,受災養殖戶都沒有為養殖棚入保險,損失由養殖戶承擔。
隨后,記者走訪中國人保財險、陽光保險、民安保險、安華農業保險等保險公司了解到,目前針對養殖業暫時都還沒有針對性的險種。工作人員表示,養殖業風險性比較大,在濰坊還沒有出臺相關政策性保險,保險公司都沒有推出養殖業相關險種。
安華農業保險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目前承擔了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政策性保險。養殖業只要風險控制得好,保險公司參保也可以。公司原本計劃今年推出部分養殖業保險險種,但出于一些國家政策考慮,暫時推遲。
相關報道:中國人壽給付保險金拖延3年 客戶經理態度惡劣
日照160萬張新農村養老保險社保卡5月16日首發
泉城廣場將投公眾責任險 市民將向保險公司索賠
青島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61家企業將試水
濟南市積極推進專利保險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