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柴穎穎
大明湖調水至廣場東、西溝引水補源工程正式動工了!記者從濟南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得知,大明湖調水工程已開始鋪設輸水管道,通過三級泵站提水至廣場東、西溝上游,而后再回流進入河道營造水景。
經過8公里 加壓“爬”上百米高源頭
6日,順河高架路下西圩子壕附近,大型施工機械已經開始動工鋪設輸水管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明湖調水工程經過前期準備后全面開工。工程自大明湖北門出發,通過西圩子壕、廣場西溝,到達廣場西溝源頭八里洼路附近。中間從舜玉路分出一支,從地下管道達到廣場東溝源頭,即歷陽大街和旅游路交叉口附近。“這是從大明湖向南調水的路線。”相關負責人稱,大明湖水到達廣場東、西溝源頭后,而后再沿著廣場東、西溝向下游回流,最后匯入到西圩子壕,進入西濼河后流入小清河,讓河道流水成為常態。同時,廣場東、西溝內新建了不少攔水壩,既可以在汛期攔蓄洪水減緩流速,也可以攔蓄水面形成景觀河道。一部分河水也將通過河道底部滲透到地下轉換為地下水。
記者了解到,大明湖現在每天能夠利用的水約有5萬立方米,大明湖“北水南調”利用的也是這部分水源。由于濟南地勢南高北低,南北路差能達到100多米,向南調水不易,因此需通過三級泵站加壓提水實現。
輸水管線沿河而建 先截污保水質
輸水管道如何鋪設?有市民擔心沿河岸鋪設會影響周邊居民通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輸水管線經過的路程大約為8公里,主要是沿河鋪設。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場東、西溝已經做好了迎接大明湖水的準備。廣場東溝原本干涸雜亂的河床已經整治平整,河道中央砌出一條河槽,主要用于景觀綠化。廣場西溝流經泉城公園西側河段,玉秀河河段在廣場西溝鄰近泉城公園西北角處設置了一道攔水壩,攔蓄水面營造景觀。
負責人稱,大部分管道鋪設在河床或河岸,還有一部分管道鋪設時要考慮河道現狀,如果河道較窄,則可能需要鋪設在道路路面下,盡量減少對居民影響。
城區河道水質如何保障?負責人稱,今年上半年將對廣場東、西溝截污治污,使污水不再進河道,保證河道水質,不對后期河道景觀產生影響。負責人稱,根據工程計劃,年內能夠實現從大明湖向廣場東、西溝引水補源。屆時,大明湖水將流淌在城區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