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文 通訊員 張厚芹)承擔著“濟南糧倉”春灌任務的邢家渡,今年的引黃灌溉工作已經結束,引黃總量為7630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灌區(qū)旱情。
據了解,邢家渡引黃灌溉管理處自今年2月開始著手準備春灌,在為期41天的引黃春灌過程中,灌區(qū)不斷加強提引水設施維護管理,及時清淤疏通主干渠,確保輸水渠道的安全運行,使麥田又呈現(xiàn)了綠油油的景象。
邢家渡灌區(qū)是我市最大的引黃灌區(qū),也是我省大型引黃灌區(qū)之一。邢家渡灌區(qū)包括天橋區(qū)、濟陽縣、商河縣共118萬畝,其中濟陽、商河兩地有著“濟南糧倉”之稱。邢家渡干渠全長近93公里,設計流量50立方米每秒,受益范圍為我市的糧食主產區(qū),灌區(qū)農作物種植以玉米、小麥和棉花為主。
據悉,早在旱情還沒有到來的時候,灌區(qū)管理部門就已開始準備抗旱保春灌的各項工作。從2月份開始,邢家渡引黃灌溉管理處組織人員趕赴一線,巡查渠道大堤,加強提引水設施維護管理,對重點節(jié)制閘、建筑物、測水量水設備進行檢測維修,清淤疏通主干渠,確保輸水渠道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