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芙蓉街,是一條頗有濟南氣息的老街。如今,它“褪去”老巷古居、飲酒作詩的文化味,衍變成一條小吃街,而小吃街的衛生狀況一直令人擔憂。27日,記者獲悉,4月1日到9月30日,濟南開展全市小吃街專項整治,要求所有小吃攤經營業戶依法辦證,證照統一懸掛在醒目處;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上崗,須將健康證掛在胸前。
據了解,目前濟南有11011家有證餐飲企業,被納入相關部門監管。但因為小餐飲、小攤販流動性大等原因,至今業內還沒有出臺相關監管標準,對其的監管也一直處于盲區,為此,從下月起,濟南最大規模小餐飲治理整頓工作拉開帷幕。
此次治理整頓小餐飲,其中有一條便是當地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條件設置“便民服務區”。便民服務區是指有固定建筑物,小餐飲服務基礎設施設備齊全,實行集中經營和統一管理的區域。對小餐飲比較集中的區域,政府或企業可規劃建設小餐飲便民服務區,引導小餐飲進場、進店經營。對于小餐飲、小攤點、小吃街的綜合整治,總體原則是“許可一批、登記一批、取締一批”。所有經營業戶要依法辦證,從業人員要持健康證上崗,相關證照要統一懸掛在醒目處,配備有效的排煙、污水處理、垃圾或廢棄物存放的設施,電線布局要科學合理,門頭牌匾要統一規整。
在小餐飲集中整治中,對于其從業人員的學習培訓也有要求。食品藥品監管、工商、質監等部門需按照各自職責組織開展小餐飲、小攤點、小吃街從業人員知識培訓,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時的食品安全脫產、集中、封閉專業培訓,先培訓后上崗。
據悉,此次專項整治時間為4月1日到9月30日。力爭2013年全市小餐飲監管覆蓋率達到50%以上,示范街、區內小餐飲持證率(含登記,下同)達到90%以上。
小吃攤員工流動性大
店主表示:不辦證是不愿多花錢
“小餐飲從業者必須將健康證掛在胸前,將餐飲服務許可證懸掛在醒目位置。”記者了解到,濟南將對小吃攤整治“下狠手”。小餐飲工作人員必須將健康證掛在胸前。“什么是健康證?”記者在芙蓉街采訪時,問一家酸辣粉店員工有無健康證時,該員工一臉茫然。一位燒烤攤的攤主告訴記者,自己的員工都有健康證,是去疾控辦的,一共要查體四五項,費用為80元。“我們都是小本生意,能省就省,再說經營地點也不固定,檢查人員應該找不到我們。”一些小吃攤攤主告訴記者,對于健康證他們不是不想辦,而是雇傭員工流動性很大,辦證都要店里拿錢,這樣就要花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干脆不辦。
市食安辦副主任李學忠告訴記者,之前在對小吃街的調研中發現,在要求小餐飲從業者出示健康證時,有的推托剛查完體證件還沒辦下來,有的謊稱證件在老板手里,老板不在,還有的則稱從業者是剛招聘來的,還沒來得及辦。“從此之后,這些現象將被完全杜絕。”李學忠說,之前雖對從業者健康證有所查處,但沒有硬性指標。在這次整治行動中,相關部門將對每個區縣下達辦證率達到80%以上的硬性指標,達不到將受到處罰批評。
更為關鍵的是,整治行動明確要求此后小餐飲從業者必須將健康證掛在胸前,將餐飲服務許可證懸掛在醒目位置。如果不掛在胸前,無論是何理由,都將視為無證經營,將按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罰。“這樣也有利于市民對小餐飲從業者的監督。”李學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