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剛剛落下帷幕的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聊城)金融發展研討會暨金企對接會上,聊城市政府為鼓勵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加快推進企業上市、股權掛牌、債券發行等直接融資方式,出臺了《關于促進企業上市等直接融資的若干優惠政策》,直擊資本市場,而這也是在山東“金改22條”的大背景下,繼日照、煙臺、東營、濰坊后又一地方版金融改革新政。
記者獲悉,聊城作為中原經濟區、省會城市經濟圈、西部經濟隆起帶的交融地市,一系列政策上支持給聊城不斷輸入新鮮的血液。而本次聊城市政府針對金融改革方面推出優惠政策,指出對于擬上市和擬股權掛牌企業在上市、股權掛牌前進行規范時補繳的稅金, 按現行財政體制市縣兩級地方留成部分,當年作為政府扶持資金或項目補助全額獎勵給該企業。除此之外,最為吸引企業發展直接融資的還是現金獎勵,對于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首發上市的聊城市企業,由市政府給予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保薦機構項目負責人各30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分四期撥付;對于在境外證券交易所首發上市成功的聊城企業,由市政府一次性給予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保薦機構項目負責人各300萬元獎勵。
除了在主板市場與境外上市有獎勵,同樣對于剛剛擴容的“新三板”市場,以及在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上掛牌的企業同樣有優惠。對于在“新三板”掛牌的聊城企業,由市政府給予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主辦券商項目負責人各6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分兩期撥付;對于在境內區域性場外交易市場掛牌成功的聊城企業,由市政府一次性給予企業法定代表人30萬元獎勵,給予推薦機構項目負責人1萬元獎勵。
而本次聊城出臺的優惠政策,相比其他4個已經出臺金融改革新政的設區市,聊城更傾向與資本市場聯合。據了解,聊城當地已有4家在深交所上市企業,一家在境外上市企業,相對于山東省其他17設區市略顯匱乏。聊城除了給擬上市、擬股權掛牌和擬債券發行企業足夠的獎勵優惠,同時還對在市新設立的證券公司營業部、期貨公司營業部,市政府給予營業部負責人20萬元獎勵。對于聊城新設立的種子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并購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以及各類資產管理公司等,市政府按實繳資本的1%給予企業法定代表人獎勵,最高獎勵200萬元。(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