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張玉)山東在逐步擴大對服務業重點行業扶持力度的同時,正積極吸納民間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記者昨天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今年,山東從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中安排2.41億元,并通過貸款貼息、財政補助等方式,進一步消除民間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的市場壁壘,拉動社會投資155.6億元,支持了122個服務業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的發展。
本月初,我省出臺了《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30條”),提出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全省要特別重視發展信息、物流、教育、研發、文化、旅游、養老、醫療、金融以及各種商務服務等10大行業和領域,力爭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0%左右,基本形成服務業占主導地位的經濟結構。同時,記者在對山東省財政廳的采訪中了解到,今年以來,我省逐步擴大了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規模,在不斷增加財政投入的同時,在資金使用方式上,采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多種手段,千方百計吸引銀行和社會投入,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
投資賬單
在物流領域,山東財政投入資金5900萬元,拉動社會投資89.6億元,支持36個依托網絡化、信息化手段,實行連鎖經營、跨區域擴張的三四方物流、冷鏈物流、大型配送中心等現代商貿物流業項目,放大了商貿流通在引導生產、促進消費方面的效益。
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我省投入1600萬元撬動社會投資19億元,支持11個動漫創作、廣告創意、咨詢策劃、影視制作、藝術展示等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使省內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在扶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方面,山東安排的1700萬元資金吸納了6.1億元的社會投資,使11個非公辦的老年保健、養老及其他市場潛力大、經營模式創新的新型服務業項目得以發展。
在信息、研發和商務服務領域,山東財政投入資金3500萬元,拉動社會投資17.2億元,支持了24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和科技成果轉讓服務平臺、第三方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等科技含量、信息化手段高,技術先進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