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東財經編輯對話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中國區司長劉本瑋
新加坡信息化水平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智慧國”計劃成為全球許多城市進行信息化建設的范例。日前,在中國濟南—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設合作交流對洽會上,新浪山東編輯對話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中國區司長劉本瑋,就如何以他山之石建設“智慧泉城”,劉本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思路。
濟南與新加坡智慧建設落差不大
新浪山東:請問您怎樣看待濟南建設“智慧泉城”計劃?
劉本瑋:山東好客之情已經聞名遐邇,我首次來濟南就感覺賓至如歸。新加坡早在80年代就提出“智慧島”計劃,在智慧城市方面的發展已經有30多年歷史,有些經驗可以與濟南分享。其實,濟南是新加坡政府非常關注和欣賞的一座城市,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濟南為“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和“智慧山東”試點城市的消息,也很是關注。會上聽到浪潮集團等濟南大企業關于智慧城市的報告,也讓我對濟南智慧化建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對于“智慧泉城”建設計劃,我認為濟南已經有一套總體藍圖,在理論上已經爐火純青的階段,就像新加坡“智慧島國2015”計劃,雙方在要實現的效果方面落差不大。
智慧城市要達到未卜先知
新浪山東: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設目前發展情況如何?對建設“智慧泉城”有何借鑒意義?
劉本瑋:我認為,在政府行政方面,新加坡的經驗會在濟南實行智慧城市方案解決方面給予借鑒。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政府在智慧城市計劃上步入一個新的范疇,即達成“未卜先知”的策略。智慧城市要以市民為中心,政府運用科技技術,未卜先知為市民提供服務。以交通為例,假如在濟南市奧體中心舉行的一場球賽,結束后有10萬名觀眾離開,其中會有很多人無法搭乘公交車、出租車,如果有先進的技術讓政府未卜先知,知道什么時間、什么地段甚至哪一個出口大約有多少人需要搭乘出租車、公交車,這就達到智慧城市發展的另外一個階段,即所謂的未卜先知。
新加坡已經在當地的部分縣、鎮試點預知性分析能力。目前發展情況良好,已經能夠實現24小時監控,在遇到諸如萬人體育場看球賽的情況時,會第一時間分析狀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目前會存在一點時間的落差,同樣情況濟南還比較被動。
新加坡將加大與浪潮集團合作
新浪山東:新加坡與濟南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有何合作意向?
劉本瑋:新加坡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是占優勢的。同時,新加坡擁有500萬人口,濟南擁有700萬人口,城市人口相差不多,可以互相切磋的地方也比較多。借助這次活動,我們跟濟南市政府攜手合作,共創“智慧泉城”前景是明亮的。接下來,新加坡企業與濟南市政府將共同投資一些項目,涉及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政府行政等,同時也會加大與浪潮集團等濟南重要通訊資訊企業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