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佳聲 魏 然 報道
本報濟南7月15日訊 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外貿形勢嚴峻。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進出口完成1235.9億美元,增長5.4%,在一季度5%的基礎上又提高了0.4個百分點。但受國際需求不足、人民幣大幅升值、貿易保護、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運行等因素影響,近兩個月山東外貿增幅出現回落,其中6月出口降幅達到8.6%;口岸檢驗檢疫入境貨值同比減少近三成,創2010年來單月最大跌幅。
盡管如此,但民營企業上半年進出口627億美元,超過全省總額的一半,對穩定全省外貿增長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在民營經濟迸發活力的同時,涉及青島、煙臺等山東七市的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也在加速推進。上半年,七市合計實現進出口987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近80%。
另據記者了解,消費為經濟發展釋放出巨大活力,上半年全省消費品市場呈現穩中回升的運行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1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山東省商務廳市場運行處處長李志林表示,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消費市場相對比較活躍,批發零售行業穩步增長,餐飲消費在調整中穩步回升,城鄉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比較明顯。
另據記者從省政協召開的上半年全省經濟形勢分析專題協商座談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全省外貿進出口1236億美元,位于廣東、江蘇、北京、上海和浙江之后,居全國第6位,比去年同期增長5.4%,呈低速增長態勢。
從全省來看,青島、煙臺、威海進出口增長漸緩,日照、濱州和棗莊增勢迅猛。青島增長1%、煙臺增長1.6%、威海下降0.9%、日照增長28.4%,4市進出口值合占全省65%。濱州、棗莊增速分別為27.5%和20.4%。
一般貿易平穩增長,加工貿易出現下降。一般貿易進出口763.2億美元,增長10.8%,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1.8%。加工貿易進出口365.7億美元,下降3.8%,所占比重為29.6%。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96.7億美元,增長4.9%。
外商投資和國有企業進出口所占比重回落,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較快。外商投資和國有企業分別進出口469.7億美元和136.9億美元,分別下降3.2%和9%。民營企業進出口622.7億美元,增長16.6%,高出我省整體增速11.2個百分點。
對歐盟、日本雙邊貿易下降,對美貿易穩定增長,對東盟、韓國貿易增長乏力。對美貿易總值增長11.1%,對東盟貿易總值增長0.6%,對韓國貿易總值增長2.9%,對歐盟、日本貿易總值分別下降6.6%、7.7%。對上述貿易伙伴進出口合計占全省總值的55.2%。
機電產品出口下降,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溫和增長。上半年,我省機電產品出口222.6億美元,下降5.9%,占同期全省出口總值的36.3%。同期,出口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家具和塑料制品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127.3億美元,增長8.2%。
“面對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必須轉變出口商品結構,促進消費升級。要適度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形成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國際競爭新優勢。同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不斷激活新的消費增長點。”山東省委黨校副教授孔祥榮說,我省要抓住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不斷擴大內部消費需求,同時搶抓中日韓等各個自貿區加快建設的重要機遇,擴大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帶動結構升級和出口市場的多元化發展,為山東省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