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點經營粗放、檔次過低、業態同質單一、特色不足等,是游客“糾結”的主要原因。通過確立行業標準、業主組建專業合作社、大企業開發帶動、政府政策扶持等“組合拳”發力,共同促進南部山區鄉村旅游提質提檔。
原標題:遍野核桃栗子 處處“蘑菇燉雞”
◆一提到濟南南部山區就“糾結”,“心里想來、愿意來,可來了又感覺不如意。”
◆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點經營粗放、檔次過低、業態同質單一、特色不足等,是游客“糾結”的主要原因。
◆確立行業標準、組建專業合作社、大企業開發帶動、政府政策扶持,是未來南部山區鄉村旅游升檔提質的方向。
□ 本報記者 高曉雷
7月1日上午,濟南南部山區大雨傾盆,副省長季緗綺帶領的一個考察團在實地考察之后,召開了有省、市、區領導參加的濟南南部山區旅游發展座談會。
考察團考察了某村一處名為“趙家食府”農家樂。該農家樂在村頭依山而建,在夏季,有安放在山上果樹林間的餐桌,到了冬季,也有放在溫室大棚里的餐桌。除了餐飲,也有客房供游客住宿。
據了解,老板趙先生經營此農家樂已經五年有余。“這家農家樂在周圍當地,無論是規模還是檔次,已經算是相當高了。”當地領導介紹說。
在半山腰,果樹林間擺著近十張搭建起來的餐桌,顏色、形制、大小不一,每張桌子底下堆放著大小不一的馬扎。盡管看似簡陋,但可能正符合許多探訪“野趣”的游客的需要。
考察團又去了洗手間和廚房,經營者顯然對此沒有“事先準備”,廚房內有些“拿不出手”:空氣中彌漫著異味,地面菜葉和污水交織,灶臺和案板衛生條件也欠佳,打開儲藏冰柜,肉類、蔬菜、佐料等生熟食混雜堆放在一起……
隨后,考察團又實地探訪了其他鄉村旅游點,從外觀看,大部分農家樂與“趙家食府”差不多。記者從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獲悉,南部山區現有農家樂項目600多個,絕大多數為家庭自發經營,相當一部分檔次和規模還不如“趙家食府”。
座談會上,省旅游局副局長于鳳貴提到,南部山區本應成為生態休閑旅游之地、市民休閑養生養老集結地、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區,如今卻是“人們非常想來、愿意來,來了卻總感覺不如意”,讓人心里比較“糾結”。原因之一就是以農家樂為代表的休閑旅游點經營粗放、檔次太低。
從產業發展水平看,有觀點提到南部山區如今是“漫山遍野核桃栗子、處處都是蘑菇燉雞”,鄉村旅游點業態同質單一、特色不足。
基礎設施建設也不盡人意。有人提到:不僅是公共服務還相對欠缺,而且一些地方游客都找不到洗手間。
記者了解到,南部山區旅游一直旦點狀發展,因為缺乏資源與規劃的整合,當地認為近年來后勁不足表現越來越明顯。
座談會上,各方認為濟南南部山區近幾年的發展“沒有大的動作”、“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濟南南部山區以旅游業為主導產業,旅游業中應該以鄉村旅游為主體,這是共識。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參加座談會的各方人士提出對策建議:
對于大量業已存在的零散自發的農家樂項目,應該保護農戶經營的積極性,并在此基礎上,為現有業主完善農家樂行業標準、提供培訓和政策支持,以引導現有的農家樂項目提質轉型。
重新對南部山區的旅游發展進行規劃,省市聯手制作一份高水平國際化旅游發展規劃。下一步政府將在交通、土地、管網鋪設等基礎設施建設環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我省擬召開由國內外知名旅游企業、當地政府和業主共同參加的南部山區旅游項目洽談會,積極引進大型旅游企業“走進來”,共同參與南部山區鄉村旅游開發,實現農民家庭經營和企業高端經營相結合。通過確立行業標準、業主組建專業合作社、大企業開發帶動、政府政策扶持等“組合拳”發力,共同促進南部山區鄉村旅游提質提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