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6月14日訊(記者李兆輝尹海洋)14日,山東省工商局推出“36條”放權降門檻的措施,其中僅實行網上年檢后公司免交審計報告一項措施,每年可為企業減輕負擔10億元左右。
山東省工商局副局長向維凱在發布會上介紹,“36條”措施出臺后,除一人有限公司、外商投資有限公司、三年內有違法違規的公司等風險較大的領域外,公司年檢可免交審計報告。這條措施將為全省80%左右的公司免去審計報告的負擔。
按每份審計報告2000元來計算,僅此一項,每年可為山東的企業減輕負擔10億元左右,大幅度地降低了企業年檢的經濟成本。
“36條”還允許企業總部統一申報分支機構的年檢材料,這對分支機構多的企業,如商業零售、油品銷售及金融、證券等服務類企業受益最大。
向維凱說,為最大限度地“挽留”企業繼續經營,對一年未參加年檢且沒有其他違法記錄的企業,當年度可以暫時不吊銷營業執照,工商部門將及時跟蹤指導企業完善年檢手續。同時,對首次年檢逾期的新登記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整改完成的,可免予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