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統計,今年以來,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升值約2.6%和19%。升值導致制造業企業出口簽約和利潤受到影響。有市場人士用定量分析直觀反映出這種沖擊: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毛紡織、服裝行業利潤率將下降3.19%、2.27%和6.18%。
記者從山東省內多家從事水產加工、絲綢紡織的出口企業了解到,部分企業訂單縮水兩三成,保住利潤還是守住市場?企業正遭遇兩難境地。
日元貶值20%,吃掉全部利潤
出口訂單丟失或縮水,成了出口加工企業最大的煩惱。
“目前來看,企業三分之一的出口訂單受到影響。”美佳集團副總裁郭曉華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速度“非常”,像美佳這樣的出口企業遭受影響較大。如果說美元貶值幅度還在承受范圍內,日元近20%的貶值幅度就很難承受了。
“日本客戶采購時,千方百計降低成本,價格成為了首要因素。國內產品價格高的話,對方就會考慮越南、泰國等勞動力低廉的東南亞國家。”郭曉華說,目前來看,精深加工轉移周期長一些,低級產品轉移比較快,受影響的主要是這一部分訂單。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濰坊華裕絲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郭明偉。他告訴記者,“由于人民幣升值、外幣貶值,企業的外貿訂單減少了20%左右。”
記者了解到,華裕絲綢是通過中間商對歐洲等國家地區出口,并不直接進行外匯結算。但是由于人民幣升值,中間商受到的影響非常大,加工企業也不能幸免。“一筆訂單,原先毛利8%就可以做,但是現在考慮上人民幣升值對利潤的影響,中間商會把毛利提高到9%-10%。”郭曉華說。
郭明偉說,“中間商想要保住利潤,要么提高產品價格,這樣的話出口訂單就會受到影響,如果價格提不上去,只有逼迫加工企業讓利。”
“采購方利潤也就20%-30%,日元貶值20%后,相當于把利潤全部吃掉了。”煙臺水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傳林也表示,日元貶值直接影響到了日本采購商的購買力,來自日本方面的訂單明顯減少。
為保住客戶,只能降價
“到底保住利潤還是保住市場,企業現在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美佳集團副總裁郭曉華說。
采訪中,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由于經濟環境沒有改善、匯率風險,出口企業經營遭遇困境。
郭曉華說,“以對日出口為例,日元貶值,日本客戶國際采購的成本大幅度提升,但市場價格不可能馬上提上來,客戶希望我們能夠降價,而國內企業降價的話,直接損失的是利潤,如果不降價,就意味著市場占有率降低。”
“為了保住客戶,只能通過降價、讓利,即便略微虧損,也要維持客戶關系,因為大部分日本客戶是長期合作,一旦中斷了再聯系就很難了,所以大家還在艱難地維系。”郭曉華說,雖然眼下困難重重,但合作雙方預期市場未來會有改善,現在只有想辦法保住市場。
“近期人民幣快速升值,雖然我們通過中間商出口,已簽訂的在手合同沒有受到影響,但是后續合同肯定會受到影響。中間商要維持一定利潤,勢必要壓低價格,這樣的話,訂單接不接就是一個問題。”華裕絲綢副總經理郭明偉說。
人民幣升值多少,企業利潤虧多少
除了訂單縮減,人民幣升值,出口加工企業要結匯時面臨匯率損失。
美佳集團是一家水產品大型加工企業,產品主要出口日本、歐洲、美國、東南亞國家,郭曉華說,企業出口業務多以美元進行結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多少,就相當于企業利潤虧損多少。
同時,人民幣快速升值,因為生產周期造成的成本損失,對出口加工企業也是非常不利的。
郭曉華說,企業一般是先采后賣,原材料進貨后還有一段在庫時間,比如,以6.5美元/公斤購進的原料,因為美元貶值,現在可能只要6美元/公斤,實際上導致了生產成本增加。如果從國內采購原材料的話,采用人民幣結算,由于人民幣處于升值過程中,對出口型企業來說也不是好事情。
不過,人民幣升值對于企業生產成本造成的影響,不同企業看法不同。煙臺水星董事長孫傳林介紹,企業60%-70%原材料從國外進口,人民幣升值的話,從國外采購原材料的成本相應降低,會對沖掉部分匯率風險。
“我們會根據市場的狀況,及時調整原材料采購渠道,并且爭取做到快進快出,減少原材料的積壓。”孫傳林說。
轉內銷降成本
“面對匯率波動造成的影響,企業沒有非常好的解決辦法。”美佳集團副總裁郭曉華說出了大多數出口企業的苦惱,“我們只能從降低成本、內部挖潛上入手”。
郭曉華說,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提高,企業盡量減少勞動力的使用,增加一些設備來減少人工成本。此外,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升級換代,有些低等級的產品被淘汰。
華裕絲綢副總經理郭明偉則表示,目前來看,企業降低成本的空間不是很大了,因為勞動力、原材料、電水費等成本都在漲,不會降低。為了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經營困難,華裕絲綢一方面積極研發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內銷市場,改變依賴外貿出口的局面。“國內穿絲綢的人并不多,存在一定的市場,關鍵是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郭明偉說。
人民幣結算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央行和商業銀行積極推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采用人民幣結算,出口企業可以避免結算時的匯率風險。不過,由于國內出口企業在談判中不占優勢,大多數出口企業仍舊以美元結算。
“像馬來西亞一些國家,如果把產品價格壓低一些,他們就會接受人民幣結算。”煙臺水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傳林說。
鎖定匯率
除此之外,煙臺水星還通過買斷匯率方式來控制風險。比如,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23時,該企業買斷了3000萬美元,把匯率提前鎖定了。現在人民幣匯率升值到6.17,企業仍可按照6.23的匯率結算,企業只需從中支付少量手續費,成本并不高。“如果判斷準外匯走勢,當人民幣升值時,采用這種方式可減少結匯損失。”孫傳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