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侯雪 記者 于丹丹)昨天上午,南京市六合區揚子石化唏烴廠的員工龔榮華,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完成了造血干細胞采集,成為南京市第31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愛心市民,六合區首例。從她血液當中分離出來的造血干細胞,昨天被送到北京,挽救一名12歲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龔榮華是去年3月才加入中華造血干細胞資料庫,10月份就和北京患者配型成功。

今年37歲的龔榮華女士,是揚子石化唏烴廠的一名普通員工。熱愛公益的她,曾經先后7次參加無償獻血,最近一次獻血是去年3月,就在獻血的過程當中,她看到中國造血干細胞庫的資料,于是報名加入。誰也沒想到,半年后,她就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她和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相合,她立即表示愿意捐獻。在中國造血干細胞資料庫中,龔女士是唯一一位和這名患者配型相合的志愿者。
體檢中,龔榮華被查出轉氨酶偏高。但是這并沒有讓她放棄捐獻的決心。龔榮華告訴記者,她經常要上夜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勞累造成體檢不合格。于是,她準備向單位請幾天假休息一下。當單位得知她請假的原因之后,給她批了一個月的長假。昨天,揚子石化唏烴廠的負責人也來到了醫院看望龔榮華,他們告訴記者,龔榮華長年在一線工作,愛崗敬業,是廠里的“巾幗標兵”,由于工作性質,常常要“兩班倒”,一般都要連續工作12小時,的確非常辛苦。在休息之后,龔榮華復查轉氨酶指標恢復正常,昨天上午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的采集。
龔榮華女士也是南京2014年首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愛心市民。南京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移植造血干細胞是挽救血液系統患者特別是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之一,這一治療方法目前在國際上已經得到廣泛運用。“很多人以為捐骨髓就要在后背開個洞,用長針筒去抽取骨髓,這是誤區。” 捐獻的過程是不需要抽取骨髓的,與成分獻血過程基本相似,沒有多少不適癥狀。人體內的造血干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捐獻后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所以,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會損害健康,而一份寶貴的造血干細胞就可以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