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7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動員大會,安排部署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動員全市上下迅速行動起來,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積極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雷杰主持會議。
會上印發了市委、市政府《關于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意見》和《濟南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實施方案》。
楊魯豫在講話中指出,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們的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已具備較好的基礎條件。同時要清醒地看到,和全國、全省先進城市相比,我們還存在一定差距,創建工作面臨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不僅是一個衛生問題、一項衛生工作,而是集環境保護、城市管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市民素質于一體的綜合性工作,需要全市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克服畏難、麻痹、松懈等消極思想,繼續發揚敢打硬仗、勇于爭先的精神,積極行動,扎實推進,確保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各項任務。
楊魯豫強調,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突出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就大氣環境污染問題銜接好環境指標的申報考核工作,同時堅持多措并舉、標本兼治,真正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結合“六城聯創”工作,加快推進生態濟南建設,營造整潔靚麗的城市環境,努力實現天藍、氣爽、地綠、水凈的目標。突出抓好市容環境衛生整治,督促各縣(市)區重點加強城鄉接合部、背街小巷、市區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城中村等重點地段和關鍵部位的環境衛生管理,切實加強河道、污水溝渠、建筑工地、垃圾死角的衛生管理,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繼續加大食品衛生綜合整治力度,完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公共場所的衛生設施,規范衛生制度,開展好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規范農副產品市場管理,研究制定嚴格的市場衛生管理細則。
楊魯豫要求,要狠抓落實,細化責任。完善體制機制,市“六城聯創”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好創建工作,辦公室切實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各級各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各級愛衛會要切實負起責任,及時協調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嚴格落實責任,明確把各區、街辦、居委會作為創建工作實施主體和責任主體,把任務逐項分解到各街辦、居委會和各單位,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市直有關部門要找出目前存在的薄弱環節,制定具體的操作辦法和實施細則,確定好各項任務完成時限。嚴格檢查監督,查問題、查薄弱環節、查“臟亂差”,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抓好整改;對創建工作進展、落實、完成情況,組織開展執法檢查、考核評比工作。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既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里的支持,更要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創建工作,努力營造全民參與創建工作的社會氛圍。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曉剛,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譚延偉,副市長鞏憲群、王新文,市政府秘書長李華賢出席會議。
我市全方位舉措確保“創衛”無死角
全年“好天氣”不少于七成
昨日印發的《關于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意見》和《濟南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實施方案》明確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具體任務及指標(主要內容見下表)。我市將深化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嚴格各類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和準入制度,進一步完善各類場所衛生監管機制,建立完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機制和管理措施等,并設立群眾衛生問題投訴平臺接受市民投訴。 (本報記者 王彬)
創建目標
到2014年底,社會大衛生各項指標全面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要求,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評審驗收。
創建范圍
老城區、西部新區、東部新區、濱河新區(含此4部分的城鄉 接 合部),總面積 約 為1056平方公里。
空氣治理
全年空氣污染指數不超過100的天數不少于全年天數的70%。這意味著全年“好天氣”的天數不少于255天。
水面清潔
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無漂浮垃圾;岸坡整潔,無垃 圾 雜物。
綠化覆蓋
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6%,綠地率不低于3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不低于8.5平方米。
市容環境
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要平整,下水道無垃圾堵塞,城區沒有衛生死角,沒有殘垣斷壁、亂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違章飼養畜禽現象,城市照明設施完好,路燈亮化率不低于95%。生活垃圾要日產日清,定時定點收運;主要街道保潔時間不低于12個小時,一般街道保潔時間不低于8小時。
食品安全
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工作機制和部門協調配合機制,制定重大食物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工作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者(包括小作坊、小攤點等)均納入監管范圍,取得有效證照;食品從業人員要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培訓;在城市實現定點屠宰,無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食品生產無違法添加現象。有活禽銷售的市場設立相對獨立區域,污物(水)處置和消毒設施完善,實行隔離屠宰。
主要指標
預防接種安全注射率100%,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全程接種率達到95%;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無有償獻血;80%以上社區的環境得到有效整治;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衛生與健康知識宣傳材料進村入戶,村民衛生知識知曉率≥70%,垃圾清運率100%;90%以上城中村環境得到有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