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后燃放一掛“開門鞭”,為新的一年博個好彩頭,成為了商家們的習慣,然而記者昨日在省城調查發現,今年的開門鞭相比往年少了許多,尤其是機關單位門口更是鮮見有燃放開門鞭的。


機關單位 往年“重災區”難見鞭炮皮
年前,濟南市發出倡議,要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帶頭不燃放煙花爆竹,昨天上午,記者先后走訪了歷山路、黑虎泉西路、濼源大街、泉城路等多家機關單位較密集的路段,發現這些路段爆竹垃圾果然少了很多。“今年這些單位很統一,都沒燃放鞭炮,從凌晨四點到現在,除早晨正常普掃外,我基本上沒動。”負責黑虎泉西路環衛工作的李艷告訴記者。
李艷告訴記者,黑虎泉西路西段有多家機關單位和國有銀行,往年都是鞭炮紙屑的“重災區”,環衛工根本忙不過來,經常需要借助“外援”。為了防止再像往年一樣,今年李艷早早的就來到了路邊準備清理,還隨身攜帶大型清掃工具,沒想到今年這些單位卻是異常平靜,路邊小商鋪燃放后也都自覺進行了清理。“實在是太安靜了,第一次這么清閑我還真不習慣,要是以后每年都能這樣的話,我可清閑多了。”李艷笑著說。
同樣感覺不適應的還有環衛工趙強,參加工作5年多,他第一次如此清閑。“不僅是累,關鍵很害怕,很多鞭炮沒有燃盡,清理的時候隨時可能爆炸,我一個同事就被炸傷了手,往年清理鞭炮皮的時候我都戴兩層手套。今年我負責路段的沿街單位都沒放鞭炮,感覺挺奇怪的,不過對于我們來說,危險性小多了。”
沿街商鋪 “扎堆”燃放方便了清掃
昨天上午10點多,記者來到了天地壇街南頭,下車后便聞到了淡淡的火藥味,但是路面上卻僅看到了少量的鞭炮皮,而且與往年白煙滾滾相比,今年這一路段的空氣質量也好了很多,來往的行人都表示沒有感覺到身體不適。“9點的時候比較厲害,從這走有點睜不開眼,不長時間就散開了。”在附近工作的王先生告訴記者。
采訪中,記者遇到了剛剛清理完轄區垃圾,正在整理工具的張大哥,據他介紹,相比起往年,今年燃放煙花爆竹的商家明顯減少。“去年我一直忙到中午12點,鞭炮筒收了將近有80個,還請了其他路段的同事幫忙,今年你看看,一共就收了6個鞭炮筒,鞭炮紙也不多。”
張大哥告訴記者,今年泉城路附近的大商場基本上都沒有燃放鞭炮,反而是沿街的小商鋪成了燃放的“主力軍”。“數量不多,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今年燃放鞭炮的商家都比較文明,幾乎都是在同一區域內燃放,我們只要在旁邊等著全部燃放完了,再一起收拾就可以了,不用像往年一樣追著鞭炮聲跑了,很多商家還自覺幫助我們清理,真的輕松多了。”
市民建議
各掃“門前雪”應該立法規
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高峰時間,全市城管系統職工放棄節假日休息,實行領導帶班,24小時上崗制度,保證道路清潔。根據初步統計,從春節期間的年三十到初七這8天時間里,濟南市共清掃鞭炮垃圾2000噸左右,相比往年數量略有減少,這其中開門鞭就占了1/5.
昨天在民生大街一家商鋪門口記者看到,紅色炮仗皮混著雪水污泥,被過往行人踩踏后,爛乎乎地鋪滿一地,環衛工李師傅正拿著掃帚、鐵锨進行清理。“來往的人太多,炮仗皮都粘在地上了,根本掃不動,只能慢慢鏟起來再裝袋,我倆忙了20分鐘了,剛清理完一家。”李師傅告訴記者。
采訪中,很多市民都建議政府部門應該出臺政策,強制商戶自覺清理鞭炮皮。“維護濟南環境不僅僅是環衛工的事情,既然燃放了爆竹就有義務自覺清理,這不僅是尊重環衛工,也都對城市負責,政府部門就應該出臺強制規定,就像前兩年要求商戶各掃門前雪一樣把鞭炮皮打掃干凈。” (劉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