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助力 惠民縣“林下經濟”惠農民
本報記者 朱沙 通訊員李玉杰 報道
12月1日,山東省惠民縣皂戶李鎮馬家村的最低溫度降到了零下七八度。林地里的香菇種植基地依然車來車往,寒風把沁人的菇香吹到了遠處。
“多虧了農行的5萬元貸款,俺家今年不僅擴大了種植規模,還改良了品種,收成漲了一大截,每個大棚能比去年多收入1萬多元呢!”看著滿棚黑壓壓的香菇,村民劉金和掩飾不住豐收的喜悅。
劉金和是農業銀行服務惠民縣林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惠民縣支行的信貸支持下,目前,惠民縣林菌、林禽、林藥、林果、林苗等種植面積達3萬余畝,年產值達5.8億元。林下經濟與苗木產業一樣,已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其中林下種養殖收入占農民年收入的30%。
惠民縣苗木資源極為豐富,林地覆蓋率超過45%,是國家級林業示范縣。近年來,當地在大力發展苗木產業的同時,積極引導以林下菌種、瓜果、藥材、家禽等特色種養殖為主的“林下經濟”發展,使其成為當地農民增收最快的支柱產業之一。
農業銀行惠民縣支行經過深入調研,將生產經驗豐富、產銷渠道穩定、市場需求旺盛的農戶、農業合作社、特色村和專業村列為重點扶持對象,先后推出“農行+特色經濟+農戶”、“農行+合作社+農戶”、“農行+基地+農戶”等服務模式,累計發放農戶貸款3750萬元,有效支持林下產業發展,使其真正成為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惠民縣浩天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是惠民縣清河鎮一家以種植林下杭白菊為主的農民合作社。農行惠民縣支行通過“農行+合作社+農戶”模式,先后發放農戶貸款120萬元,助其發展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林下杭白菊種植、加工和產業化基地,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帶動了周邊1000余戶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