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要實現兩大突破:一是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二是直接融資渠道的進一步拓寬,最終還是實現對實體經濟的服務。
記者:近期,山東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推動市場金融創新發展到發展規范各類地方金融組織等5個方面對未來山東金融做了規劃。那么從您對山東金融業發展這么多年的研究來看,未來的金融業發展哪幾個方面值得期待?
張志元:《意見》的推出拉開了山東金融改革和創新的大幕,可以說山東金融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大的歷史機遇期。如果非要說哪幾方面值得期待?那我個人認為,未來山東的金融業將更加開放、資金使用會更貼近市場、各類地方金融組織會更加規范、金融文化環境會更加濃厚。
當然,金融無論如何改革,都無法脫離實體經濟的發展,因此,我認為如果山東金融業能在此次改革中實現兩方面大的突破,其他的改變將是必然的:一個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由于實體經濟是創造社會財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金融業的發展脫離實體經濟就是無本之源,因此,我們在《意見》的第一條就能看到,未來的金融方向會按照“盤活存量資金、用好增量資金”的要求,以多種方式,優化信貸資金投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可獲得性。二是直接融資渠道的進一步拓寬。去年,廣東、江蘇兩省直接融資規模占GDP的比重分別為5.4%、4.7%,而我省僅為3.5%;從上市公司數量看,截至目前,我省A股上市公司152家,而廣東、浙江分別為367家、244家,差距較大。根據《意見》規劃,配套直接融資渠道,我省正逐步建立起涵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和券商柜臺交易市場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可以為大型國企、中小微企業等提供差異化的直接金融服務。同時,有條件的上市公司未來會不斷并購重組,山東上市公司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將不斷提高,整體經濟水平也將得到有效提升。
不同城市根據不同特點集中優勢力量打造互補的共同體,是山東金融成長為一個有機體的必然選擇,也體現了區域金融需要品牌定位的思想。
記者:能否具體談一下山東金融業改革面臨的問題和未來的機會?
張志元:山東金融發展相對滯后,要改革、創新,困難肯定是有的。比如我省地方金融業在全省金融資源中占比較小,地方金融資產規模僅占全省金融資產規模的30%左右,制約了區域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完善;金融體系發展不平衡,間接融資體系發達、直接融資體系滯后;現有“一行三會”金融監管體制在推動地方金融創新發展方面存在不足;地方金融骨干企業規模偏小、服務水平偏低,難以形成龍頭帶動效應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具體問題。
但我認為,我省金融改革的機遇遠大于挑戰。當前,我省金融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會:一是明確了濟南區域金融中心、青島財富管理中心、淄博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三大區域中心的建設,打造聚集、整合與調配金融資源的基礎平臺,能夠有效提升區域融資功能和核心競爭力。二是通過整合金融資源,可以帶動地方金融業全面發展!兑庖姟分忻鞔_了借助此次改革,著力培植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托等大型地方金融骨干企業的規劃。重點以農村信用社改造、山東國托拓寬業務范圍、齊魯證券優化治理結構、魯政期貨公司上市、泰山財險拓展機構網絡、引導大型企業集團組建財務公司等方向,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三是通過大力發展地方新型金融組織,增強金融活力。依托本省產業優勢和資源稟賦特點,在發展私募股權、場外交易、金融要素市場,以及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方面加大推動力度。四是設立藍色經濟金融實驗區,進一步促進我省金融業改革開放。2012年以來,國務院批復了溫州、珠江三角洲、泉州三個國家金融實驗區,主要目的是開展金融綜合改革,釋放金融活力,增強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國家十二五開局之年第一個獲批的國家發展戰略,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3萬億元,約占全省的47%,具有建設金融實驗區的多種有利條件。我省可以結合國務院批復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申請建立藍色經濟國家金融實驗區。
濟南應力爭早日建設成為黃河中下游地區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機構中心、資金結算中心、金融交易中心、金融后臺服務中心。
記者:您認為,借助此次山東金改,濟南的區域金融中心之路會有哪些難得的機會?同時又存在哪些短板需要克服?
張志元:以濟南為核心的“1+6”城市圈、人口密集、經濟總量大,具有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客觀要求和強大動力。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目前濟南已成為京津以南、滬寧以北、西安以東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金融業資產規模最大、服務功能最強的城市,隨著我省金融改革的推進,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等要素正在向濟南逐步聚集,濟南市的金融體系日益健全,金融機構數量不斷增多,這些有利條件為濟南加快金融區域中心建設步伐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濟南市可以通過借鑒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的做法,集中省內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資源,成立金融控股集團,加強相互協作,提高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大力支持濟南高新區成為“新三板”試點園區,推動高新區符合條件的高科技企業進入“新三板”掛牌,開辟新的融資渠道等舉措,力爭早日把濟南建設成為黃河中下游地區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機構中心、資金結算中心、金融交易中心、金融后臺服務中心。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目前濟南還沒有形成真正的金融合力,綜合競爭力不高,金融人才偏少。這些都一定程度制約了濟南邁向綜合實力較強的區域金融中心的步伐,還需進一步規劃和協調。
學術界將在支持政府決策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山東金融文化產業也將得到快速發展。
記者:您個人從事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研究多年,您認為此次山東金融改革,學界將貢獻怎樣的力量?
張志元:近年來,隨著我省財經類院校規模的發展壯大,學術力量不斷增強,高端人才日益聚集。在此次金融改革中,學術界在為地方經濟金融發展提供決策咨詢、理論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郭省長來到山東后,高度重視專家、學者在金融改革中的意見和建議,我相信,隨著我省決策機制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學者將在支持政府決策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不僅是學術界,我個人認為,未來的幾年,金融業將迎來百花齊放的局面,不僅僅是金融機構增多,中心變強,還有金融配套的文化、服務產業的興盛。有政府、企業、學校、媒體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山東金融業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必將結出豐碩的金融果實,為山東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