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房企強勢進駐
“經過三個多月的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共有160多家房地產企業參與本屆展會,房地產展位數量達到660多個,涵蓋了住宅、別墅、生態養生、城市綜合體以及商業地產等。”在7月11日上午舉行的第十一屆煙臺住博會新聞發布會上,組委會秘書長李文忠向外界宣布。
據了解,在160多家參展的房地產企業中,國內一線房企雖然僅有十余家,但卻聲勢逼人。萬達廣場獨家冠名,標志著一線房企已連續三年冠名煙臺住博會;同時,城市綜合體項目是首次在住博會展出,而參展的萬達廣場、星頤廣場、華潤中心也無一不是一線房企。
一線房企大舉進駐已成為煙臺樓市近年來的大趨勢。據了解,自2009年萬科進駐煙臺開始,在短短兩年之內,房企排行榜50強中有13家都來到煙臺。萬科、保利、龍湖、越秀等在拿地方面也有不少大手筆,其中萬科于2009年12月在煙臺競得30多萬平方米土地,并在2011年推出了其在當地的第一個高端項目。
資金和規模上的優勢使得一線房企在進軍煙臺時底氣十足,而其選擇開發的區域也多以市中心或沿海的黃金地段為主。以萬達廣場為例,其項目東至勝利路、西至西南河路、南至建昌南街、北至西關南街,占據主城區芝罘的正中位置,總投資達60億元。項目占地409.5畝,擬建設集步行街、大型賣場、影院、超市、五星級酒店、高檔辦公及居住為一體的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
來自芝罘區住建局的消息顯示,萬達廣場城市綜合體目前開工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在去年的奠基儀式上,萬達集團副總裁王信琦曾對公司進駐煙臺的前景表示樂觀。他認為,萬達廣場將會給當地帶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其潛力會伴隨著煙臺城市形象的提升而不斷得到釋放。
本地房企有價格優勢
在今年4月結婚之前,26歲的煙臺市民孫銘亮和家人看了七八個樓盤之后,最終決定在芝罘區南大街西側買下了一處本地房企開發的樓盤。
對此他坦言,價格是自己作出選擇的重要原因。據了解,孫銘亮所購買的樓房均價在每平方米9000元左右,而距離不遠的一處一線大企業開發的樓盤,其單價要高出近2000元。
在一線房企大舉進軍煙臺的背景下,價格優勢儼然已成為本地房企生存空間的保證。據了解,萬科2011年在福山區西郊開發的新樓盤價格達到6000元左右,而當時福山區中心的房價僅剛過5000元。“兩者之間的價格對比,使得不少結婚族等剛性需求群體在選擇時多偏向于本地房企。”煙臺元盛房產的置業顧問李東陽介紹說。
而煙臺市2013年上半年的樓市成交情況也印證了這一點。根據克而瑞公布的數據,在樓盤銷售量前十名的榜單中,煙臺本地企業占據七席。“一線房企和本地房企在價格上的差別使得兩者之間有不同的市場區分,雖然總體上看仍是競爭關系,但短時間內會維持一個相對平穩的市場格局。”李東陽說。
在即將開幕的第十一屆住博會上,煙臺本地房企也表現活躍。根據組委會發布的消息,在煙臺市六區范圍之內,就有萬光城建、三岳置業、中正集團等近百家本地企業開發的樓盤參與展出。其中,不少企業還參與了300多套特價房源的推出活動,顯示出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態度。
提升作用潛移默化
一線房地產企業進軍煙臺,在給本地企業帶來競爭壓力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潛移默化的提升帶動作用。
物業管理模式成為一線房企提升煙臺樓市的一個最明顯的方面。據了解,2009年萬科入駐煙臺,此后推出的海云臺項目為煙臺市民帶來了“精細化”的物業服務理念。“維修30分鐘響應”、“業主社團”、“地上無煙頭,草地綠如毯”,就連門崗人員的安排都有要求。“小區門崗大多是挑選記憶力較好的人員。”萬科物業海云臺物業服務中心項目經理楊光介紹說,“為了保證小區居民的安全,門崗人員不僅能將業主的門牌號、車號對號入座,就連區里的小孩來自誰家都能記個八九不離十。”
在2011年的住博會上,作為冠名商,萬科當時推出的房產項目主打“一站式服務”的物業管理模式,吸引了不少外界關注的目光。而這也刺激著當地企業對原有相對粗放的物業管理進行改進。
開發區銀和怡海花園2000年開盤時每平方米價格1800元,定位為普通住宅區。而經過13年的發展,這個“老”小區卻盡顯“年輕態”,小面積的二手房價也賣到了每平方米萬元以上。“我們通過改進物業管理模式,提升了小區的居住品質,從而拉動了區域價值的增長,這也是目前市場的大趨勢。”本地房地產企業銀和怡海開發公司副總經理于海寧說。
據了解,在本屆住房博覽會上,參展的一線房企還將繼續推出先進的物業管理模式展示,其中萬達將采用與國際高端物業服務管理模式同步的管家式服務模式。“這或許會帶動煙臺房地產業界物業管理的又一次提升。”李東陽認為。(隋翔宇 于露 石凱 李雨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