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發揮黨員干部“雙報到”優勢,組織下沉社區防控一線;廣饒縣為特殊困難群眾準備“防疫愛心包”解群眾燃眉之急;鄒平市開發“鄒平疫控追溯系統”……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我省各地紛紛出臺舉措,體現出一個共同特點:精準施策,根據疫情防控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對癥下藥,讓疫情防控工作不斷精準化、精細化,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煙臺市——

  黨員干部“雙報到”下沉社區防控一線

  煙臺市芝罘區奇山街道塔山社區是一個開放式的老小區,有3245戶,8000多口人,流動人員較多。靠社區的11名工作人員,完成如此大工作量的摸排、值守、宣傳、巡檢等任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雙報到’單位跟社區的聯系一直非常緊密,疫情防控以來就積極主動參與進來。”提起“雙報到”單位的黨員干部,塔山社區黨委書記陳妍有說不完的感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針對城市社區人員密集、成分復雜、流動性大,防疫人手不足、物資緊缺的突出問題,煙臺市委組織部專門下發通知,開展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到社區“雙報到·同戰‘疫’”專項行動。

  煙臺市商務綜合執法支隊是塔山社區的“雙報到”單位。2月9日一大早,支隊長王春杰就到社區跟陳妍對接,“支隊有17個人,我們的人,任你調遣!還有什么需要盡管說。”陳妍說,現在最缺的是人手,希望支隊能抽調幾個人配合社區到上夼南山60號幫助進行第三輪大摸排。

  “上夼南山60號是棚戶區,有103戶,外來人員多,摸排壓力大。我們原打算是社區出兩個人,牽頭成立兩個摸排小組。誰知道,綜合執法支隊全隊都上了,分成了四個摸排小組。”陳妍說。“‘雙報到’單位給我們帶來了最寶貴的人手,還送來了口罩、手套、酒精,以及方便面、飲料等各種物資。志愿者也積極參與進來,這讓我們覺得很溫暖,感覺不是社區自己在單打獨斗。”

  廣饒縣——

  “防疫愛心包”解群眾燃眉之急

  2月14日,廣饒縣為2000多戶特殊群體發放“防疫愛心包”,送上口罩和蔬菜。“疫情現在這么嚴峻,你們還來看我們,真是太感謝了。”廣饒街道顏三村75歲的任廣平,是分散供養的五保老人,原本就腿腳不便,防疫期間就更不便外出了,收到縣民政部門送來的“防疫愛心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疫情來勢洶洶,廣饒縣號召市民不串門、不聚集,盡量待在家里。如何做好特殊群體生活保障,是農村疫情防控的重點。廣饒縣民政局迅速展開對全縣特殊困難群體的排查和救助工作,聯合山東渤海峰源置業有限公司,緊急購置物資制作了“防疫愛心包”,發放到經濟困難老年人、孤兒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以及分散供養五保老人手中。本次活動共發放口罩3000余個,蔬菜2400余箱,價值10萬余元,惠及困難群眾2785戶。

  “縣民政局發起了這次為困難群眾發放‘防疫愛心包’活動,我們積極響應,采購了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下一步,我們還將多方聯系購置一些疫情防控物資。”山東渤海峰源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繼剛介紹。

  一個“防疫愛心包”,一聲親切問候,極大地提振了打贏防疫阻擊戰的必勝信念,更讓農村疫情防控有力度更有溫度。“接下來,民政部門將密切關注因為疫情防控導致生活困難加重的這部分特殊群體,繼續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切實保障好他們的基本生活。”廣饒縣民政局局長張庭蕓說。

  鄒平市——

  人群疫情防控實現一“碼”追溯

  為破解村莊、社區、復工企業、商場等各大場所疫情管控難的問題,鄒平市近日正式啟用“鄒平疫控追溯系統”,全市人群疫情防控追溯實現一“碼”搞定。

  該系統由鄒平市大數據中心開發,統一發布二維碼,市民通過掃碼填報基本信息,即可完成信息錄入。在出入單位、企業、村居以及商場、超市、藥店時現場掃描二維碼,由測溫人員告知即時測溫結果,并監督填寫體溫提交后,即可出入。該系統在全市推廣后,全市所有掃碼人員基本信息、行動蹤跡、即時體溫等即可匯總至市大數據中心,所有人的行動蹤跡實現全追溯,一旦發現疫情,可立即查詢出相同時間地點有交集的所有接觸者,用于實現人群疫情線索追溯,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數據保障。

  “系統通過微信掃碼的方式錄入人員信息,只要在市境內錄入一次即可,以后我們回家、上班、去企業,只需要掃碼,人員的信息就可以立即從手機上查到,什么時間去過什么地方,當時體溫是多少,也會自動記入系統。”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馬猛說。

  (大眾日報記者 從春龍 李明 李劍橋 通訊員 袁恩峻 李玉梅 董洪巖 高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