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招正式進入高峰期,用人單位在此期間廣納賢才,就業市場暗潮涌動,職場人紛紛將跳槽提上日程。就目前山東地區來看,各地市職場人穩定性如何?不同年齡、學歷跳槽情況又呈現出什么規律?據齊魯人才網發布的《2018山東秋招跳槽數據報告》顯示:秋招以來跳槽人數明顯上漲,跳槽周期縮短,山東職場人穩定性減弱。

  56.9%職場人有意跳槽,8.3%已跳槽完畢

注:此處樣本選擇為有工作經驗的簡歷投遞數據,用以區分應屆畢業生求職情況。注:此處樣本選擇為有工作經驗的簡歷投遞數據,用以區分應屆畢業生求職情況。

  如上圖所示,2018年秋招山東職場人跳槽意向分析中,31.2%已經開始投遞簡歷,開啟跳槽計劃;25.7%注冊簡歷,準備跳槽;更有8.3%隱藏簡歷,表示已經跳槽完畢。確定不跳槽的僅占19.7%;另有15.1%的職場人并不確定是否跳槽。

  名企的“搶人”多在秋招,這也是吸引職場人員跳槽的主要因素。濟南一家社招平臺負責人說:“為了避免年底的大規模人才流失,各用人單位紛紛布局秋招,搶人計劃提前,其中不乏浪潮、華為、京東、阿里等知名企業。”

  濟寧跳槽人數最多,青島職場人最不穩定

  從跳槽人數方面來看,濟寧跳槽人數占10.77%,成為跳槽熱度最高的城市;其次是煙臺市,人數占比為9.18%。濰坊、青島、濟南、泰安、東營占比也在8%以上。威海跳槽人數占比僅1.48%,跳槽熱度最低;德州以1.49%的占比排在倒數第二位。

  10月份最新數據顯示,全省平均跳槽周期為3.24年,共有10座城市超過平均水平,整體呈現出比較穩定的局面。其中青島市跳槽周期最短,為2.79年;威海市跳槽周期最長,為3.68年。

  大專學歷成最活躍的人群

  2018年山東秋招跳槽人數中,大專學歷占47%,成為最活躍的人群;本科學歷占36.45%排在第二位,僅大專、本科就占據了80%以上。高中以下以及碩士以上的跳槽人數占比均低于5%。

  隨著“人才爭奪戰”的愈演愈烈,搶奪的目標人群從高學歷層次逐漸下降,眾多城市紛紛降低人才標準,青島市推出“大專學歷先落戶再就業”,煙臺、淄博等地則增加了大專學歷人才的補貼、待遇,這都為大專學歷的職場人跳槽提供了便利。

  26-30歲的職場人最愛跳槽,35歲之后跳槽人數急劇下降

  從年齡方面來看,26-30歲的職場人最活躍,跳槽人數占39.34%,這與招聘市場需求呈正比關系,26-30歲是招聘市場需求量最大的群體,因此跳槽比較占優勢。然而35歲之后跳槽人數急劇下降,下降了15.65%,這是因為崗位需求量從35歲左右開始急轉直下。“中年危機”是造成該類人群跳槽少的主要原因,崗位需求量減少,平均薪酬也趨于穩定,再加上家庭的壓力,使得35歲之后的職場人跳槽更加謹慎。

  女職員“顧家”,男職員“要錢”

  在跳槽原因方面,男職員與女職員差異較大。“男主外、女主內”現象明顯。女職員跳槽原因中,因工作地點不方便造成的跳槽人數占23.44%;家庭原因占19.77%。由此看來,女職員更加傾向于家庭,特別是已婚女職員。而男職員則是因為效益差、待遇低等原因跳槽,跳槽更加傾向于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