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0月25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座談會,對《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行立法后評估,完善地方立法工作。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良出席并講話。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條例》自2016年11月1日實施以來,在防治大氣污染、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省大氣環境質量連續5年持續改善。2017年,全省PM2.5、PM10、SO2、NO2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下降41.8%、33.8%、66.2%、22.9%。今年1-9月,全省PM2.5、PM10、SO2、NO2平均濃度分別為46、91、16、31微克/立方米,分別同比下降16.4%、11.7%、33.3%、8.8%;重污染天數平均為6.2天,同比減少5.6天;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58.6%,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全省空氣質量保持持續改善的良好勢頭。同時,在《條例》實施的過程中,我省仍然存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不穩固、結構調整任務依然艱巨、部分重點工作基礎薄弱、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亟需建立、大氣污染防治任務重資金缺口大等問題。
王良指出,要根據立法形勢發展需要,不斷創新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方式,加強立法制度創新,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法治保障,“用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方式保衛藍天。”他強調,要以生態文明類法規清理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我省大氣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最嚴格最嚴密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創新制度設計,科學加嚴標準,確保法規實效,貫徹落實黨中央和我省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突出解決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發揮社會智庫作用,堅持民主立法,同時注重發揮好立法咨詢專家和立法服務基地的“外腦”作用,完善立法工作機制,提高法規質量,確保法規能夠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省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委會法工委,省政府有關部門,山東大學立法服務基地的負責同志參加了座談會。(大眾網-山東24小時客戶端記者 李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