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山大第二醫(yī)院心臟科室門診外有不少患者在排隊候診。10月10日,山大第二醫(yī)院心臟科室門診外有不少患者在排隊候診。

  10月9日凌晨4點多,急救車飛速劃過北園大街。

  歷山東路一小區(qū)內,一戶人家敞開著大門,還打開了家里的燈。71歲的秦老太因為憋喘難受正等待著120前來救援。“醫(yī)……醫(yī)生,我老伴喘不上氣了!請你們救救她!”見到及時趕到的急救人員,秦老太的老伴趙先生帶著哭腔,顫巍巍地向120急救人員訴說著老伴的病情。急救人員一面為秦老太進行簡單急救,一面將她送至醫(yī)院。“幸虧發(fā)現及時。”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急診室內,醫(yī)務人員在為秦老太進行搶救和檢查,后診斷為急性心衰,“這是今夜第6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了。”

  醫(yī)生介紹,冬季即將到來,隨著氣溫漸冷,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期也隨之而來。

  七旬老太半夜胸悶憋喘,急撥120求救

  寒露剛過,秋意正濃。8日晚間的一場大雨,給濟南帶來了更多涼意,也讓不少人的心腦血管出現了問題。

  71歲的秦老太就是其中一例。最近,秦老太一直有點胸痛、憋悶,以為是感冒未愈,肺部出了問題,吃了兩天消炎藥,癥狀并未緩解。本想著過兩天如果還不好就去醫(yī)院打針,沒想到9日凌晨,她突然感覺喘不動氣,強撐著叫醒了睡在隔壁屋的老伴趙先生,忙亂中趙先生撥通了120。

  “我怕醫(yī)生找不到地方,就把家里所有的燈都打開了,家里的門也打開了,方便他們找到我家,以節(jié)省救命時間。”回想起當晚的經歷,趙先生仍心有余悸。已經76歲的他跟記者說起此事時,手還略微顫抖。“醫(yī)生說,我老伴是大命的,急性心梗,要是再晚一會兒……”此時,眼淚已經蓄滿眼眶的趙先生擺了擺手,顯然不愿再多說。

  趙先生的感傷引發(fā)了宋芳的共鳴。10月9日凌晨2點左右,她接到了父親的電話。“醫(yī)生,醫(yī)生,我媽胸悶喘不上氣,都好幾個小時了!”山大二院急診科,宋芳一邊跟著平推車跑,一邊向醫(yī)生描述著母親的癥狀,“她之前就有胸悶的感覺,但是癥狀不太嚴重,一直有糖尿病。”宋芳的父親介紹,老伴以前就有憋悶,當晚剛開始胸悶時,老兩口都沒當回事,以為會和以前一樣忍忍就過去了。沒想到,這次不僅嚴重胸悶2個多小時沒有緩解,而且還出現了憋喘。“趕緊給閨女打電話。”宋先生說,當時他有點反應不過來了,也忘了撥打120,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告訴家住得不遠的女兒。

  經過檢查,宋芳的母親被確診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救、心臟造影、兩個支架……一系列措施后,老人終于闖過了“鬼門關”。

  40多歲漢子渾身疼痛連夜進行心外手術

  “這其實是我們的工作常態(tài)。”山大二院心內科醫(yī)生說,8日晚間至9日凌晨的夜班,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搶救了6例,其中3例心梗、1例心絞痛、2例急性心衰,平時一晚上搶救幾例也很正常,并且其中不乏年輕患者。就在8日晚上,夜班醫(yī)生剛剛和白班醫(yī)生交接完工作,40多歲的范先生就來到了醫(yī)院。

  “我肚子疼,胸疼,腿也疼……”來到醫(yī)院時,皺著眉頭、蜷縮著身體的范先生告訴醫(yī)生,自己全身上下沒有不疼的地方,“尤其是右腿已經發(fā)麻,好像沒有知覺了。”由于不知原因的疼痛,這名40多歲的漢子臉上都是細密的汗,一米八多的身體全靠一旁的妻子支撐。“心電圖顯示沒有特殊異常。”在沒找到明確病因前,醫(yī)護人員為他做著常規(guī)檢查,直到測量血壓才發(fā)現其血壓竟然達到200/120mmHg,雙上肢血壓差距超過30mmHg,他疼痛的右下肢的足背動脈搏動是摸不到的。

  “懷疑是主動脈夾層。”醫(yī)生的話讓范先生的妻子腦子有一瞬間的空白。“我聽說過這個病,很容易死人。”她不敢想象,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丈夫如果去世了……那一刻,她慌了,“求求你了,醫(yī)生,一定要救救我老公,他還年輕。”抓著醫(yī)生的袖子,范先生的妻子不助地哀求,“不管怎么治療,我們都治。”經過強化CT檢查,范先生被確診為主動脈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心臟病,他立馬被轉入心外科進行手術,手術非常成功。

  32歲小伙胸痛不當回事竟是心絞痛

  心肌梗死、急性心衰、主動脈夾層,在老百姓眼中,這都是可以瞬間致命的恐怖。但是還沒發(fā)作到心肌梗死的心絞痛也不可忽視。“我就是之前沒當回事。”躺在病床上,回想起兩天前的感受,才32歲的小李害怕不已。

  從事IT工作的他平時壓力較大,工作時間也長,熬夜、吸煙等都是常態(tài)。“大概半年之前吧,陸陸續(xù)續(xù)十天半個月的就會感覺胸部和背部有點疼,但是頂多一兩分鐘就過去了,”根本沒把它當回事的小李以為是自己作息不規(guī)律,等工作輕松時注意休息就沒事了。但是最近他的疼痛感一天犯了好幾次,就在8日晚上10點多,小李撐不下去了,“真的是疼得太頻繁了!”他有些恍惚,仿若感受到了死亡,“疼了10多分鐘!”被送到醫(yī)院后,被確診為心絞痛的小李被安排進了搶救室。

  “對于血壓、心率都還沒降下來的患者,我們一般會采取用藥、幫助穩(wěn)定生命體征等方式使其癥狀緩解。”醫(yī)生表示,如果患者的生命體征出現了不穩(wěn)定,醫(yī)護人員則還會通過呼吸機等輔助措施或支架、造影等手段進行急救。  

  (為保護隱私,患者姓名均為化名)

  相關新聞

  “目前30歲—50歲的患者數量越來越多。”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主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程超介紹,“我們科室每年都會接診數例20多歲的心肌梗死患者。”多數患病的年輕人都有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或吸煙史等情況。心腦血管疾病有性別差異,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并且與年齡有一定的相關性,年齡在40歲以上,每增加10歲,患病率都會增加一倍。

  從業(yè)10年的程醫(yī)生介紹,就在她剛剛參加工作時,心腦血管患者并沒有這么多,“現在明顯感覺患者越來越多,不論是白天的門診還是夜晚的急診,都忙得不可開交。”她認為,和以往相比,季節(jié)性已經沒有那么明顯了,“以前是夏季患者少,冬季患者多。現在是夏季患者不少,冬季患者更多。”

  她認為,這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環(huán)境污染等不無關系。比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出現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情況,會合并或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再加上平時工作繁忙,從事體育鍛煉的年輕人并不多,以及熬夜、抽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趨勢明顯。“在心腦血管疾病誘發(fā)因素中,家族性遺傳、性別因素以及A型性格的人更易誘發(fā)等因素,屬于不那么容易控制的因素。但是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抽煙、飲酒、高凝狀態(tài)等因素,是可以通過合理生活方式和藥物控制進行干預的。”她建議大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為疾病高發(fā)期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即將到來,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期也隨之而來。“每年的高發(fā)期都在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供暖季來臨之前。”程醫(yī)生表示,冬天氣溫低,血壓控制不好的患者,有可能會因為主動脈內膜的撕裂引起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很兇險的心臟病,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救治非常必要。

  因而她提醒,天氣轉涼,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病癥的患者一定要關注好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情況。這些指標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會出現如主動脈夾層、腦出血、急性腦血管病、急性冠脈綜合征等并發(fā)癥。

  嚴寒冬天晨練過早 易誘發(fā)心肌梗死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越來越多。那么,怎樣才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呢?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主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程超提出了五部曲。

  1。冬天不要隨意減藥或停藥。要堅持吃藥,并定期到門診找醫(yī)生進行調整。

  2。關注好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情況。這些指標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會出現如主動脈夾層、腦出血、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fā)癥。

  3。飲食要合理,盡量避免飽食以及高油膩食物。尤其是冬天年節(jié)較多,需要控制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大魚大肉以及油膩食物。

  4。進行合理的體育運動,循序漸進,以不引起疲勞為宜。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不宜在冬天特別冷的早上外出體育鍛煉,這樣很容易誘發(fā)急性卒中或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

  5。避免熬夜、抽煙,盡量少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