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川宜賓:家里種地年毛入30萬,7歲男孩愛耕田立志當農民
每個人在年幼的時候都有理想,很多孩子的理想是長大了要當科學家、航天員、軍人、警察……但最近四川有一名小學生,很認真地說出了自己與其他孩子不同的理想:長大了要當個農民!
在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有這么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家里是當地種糧大戶,全年毛收入超30萬元,不愁吃不愁喝,卻癡迷于耕地犁田、栽秧打谷。
9月22日上午,被網友稱為“最牛犁田哥”的7歲男童沈世航告訴前來采訪的紅星新聞記者:“我的理想,是長大了當農民?!?/p>
正在用農機犁地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正在用農機犁地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一個視頻意外走紅
四川宜賓男童被稱“犁田哥”
“稚嫩的肩膀能扛起明天的農業嗎?此小朋友可不是簡單好奇玩玩,這是在進行稻田耕翻平整,蓄水過冬?!?9月14日,宜賓市職業技術學院生化系副教授胡志彬,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了一番感慨,配發的是一張幾歲孩子手扶旋耕機犁田的照片。
“這么小就能耕田,背后的故事一定很辛酸吧?”胡志彬的朋友圈照片,引起了宜賓某新媒體編輯羅少熙的注意。此后,羅少熙獲取的一段視頻讓他大吃一驚,“視頻中的孩子扶著手扶式旋耕機犁田,深耕、轉彎、調頭,一套動作有模有樣,不像炒作。”
在該段流傳于網絡,時長為2分16秒的視頻中,記者看到,在一塊普通的農村水田里,一名黃衣小男孩,踩在沒膝的泥水中,雙手緊握著旋耕機扶手,半躬著身子在水中犁田。
此后,羅少熙所在的新媒體以《宜賓9歲“耕田弟”科技犁田 技術嫻熟獲點贊》為題,報道了孩子犁田的新聞,隨即,網友把媒體描述的“犁田弟”稱為了“犁田哥”。紅星新聞記者此后核實到,“犁田哥”真名叫沈世航,實際年齡只有7歲多,是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普安鎮涼井村人,目前正在敘州區柏溪鎮長沙小學上二年級。
沈世航的鄰居陳仁秀告訴記者,視頻中孩子犁田是真實的,就發生在今年五月初,其外公家平整水田準備插秧時?!昂枚嗳丝吹竭@么小的孩子能開旋耕機,以為很簡單,結果發現根本開不了?!标惾市阏f,沈世航這孩子不僅能犁地犁田,農村的活基本都會干。“栽秧時他會幫著栽秧,薅草時他也幫著薅草?!标惾市愀嬖V記者,沈世航是個停不下手的孩子,而她自己的外孫比沈世航大四歲,還基本不會干農活。
癡迷農機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癡迷農機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自己用工具維修農機
在外公陪伴下,冒雨犁地十分鐘
9月22日上午8點,沈世航所在的涼井村下著雨。剛剛被外公王前樹接回家的沈世航肚子餓了,吵著讓外公做早飯。外公推說自己要忙農活,讓他自己做。“做飯要插電,危險哦?!鄙蚴篮浇o外公和自己重新分配了任務:“外公你做飯,我來擦桌子,灶臺?!鄙蚴篮较駛€大人一樣對外公說:“你看嘛,你這灶臺上好臟!”
沈世航擦灶臺的動作很嫻熟,根本不像一個只有7歲的孩子。把灶臺上的灰擦干凈后,沈世航又開始收拾桌子。外公做好早飯,沈世航把飯菜端上桌,分好筷子,祖孫倆開啟了川南農村村民最普通的一天?!敖裉煊甏?,犁不成地了哦?!背燥堉校夤锌艘痪??!安?!”沈世航突然吼了起來:“我要去犁地,你答應了的。”
上午9點,雨越下越大,沈世航先后催了外公5次,急著下地干活。對此,王前樹開出了條件:“誦讀兩篇課文,就可以犁地?!鄙蚴篮降哪樕R上陰轉晴,跳著跑到里屋取出語文課本,讀了兩篇課文。
快到上午10時,雨也小了。王前樹突然想起,犁地的旋耕機拉盤壞了,無法啟動?!昂煤唵温?,修一下就是?!鄙蚴篮桨颜Z文書一丟,跑到里屋取出維修工具,也不打傘,冒著小雨徑直跑到農具房。沈世航把一路跟隨的記者丟在身后,在一大堆農機中找到旋耕機,也不用外公來發號施令,他三下五除二就擰松了旋耕機前的拉盤螺絲。
癡迷農機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癡迷農機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僅僅幾分鐘后,沈世航卸下拉盤提在手里,帶著工具上坡了。此刻,外公王前樹還在家里打電話,也沒告訴外孫旋耕機的位置。走出農具房,沈世航在土坡上瞭望,很快發現200米外的旱地里,有一臺旋耕機?!皼]錯,肯定是那里?!鄙蚴篮街噶酥肝恢茫瑤еP和工具,大搖大擺走了過去。
原來,十多天前外公在坡上耕地,旋耕機發生故障,無法點火啟動。后來忙于收割稻谷,旋耕機就扔在了地里。沈世航也不等外公,麻利地將拉盤扣到故障旋耕機頭上,擰緊了第一顆螺絲。因為擰得太緊,沈世航發現另三顆螺絲無法插入孔洞。正當記者準備上前幫忙時,沈世航已經自己發現了問題,“把第一顆螺絲擰松點,先把另外的孔口對準,就可以了。”
為了讓農機螺絲更加緊固,記者試圖上前幫忙,但沈世航拒絕了?!拔易约簛恚夷苄?。”此時外公王前樹趕來檢查,確認外孫修好了旋耕機拉盤。加好油后,外公打開空氣伐,沈世航開始拉動拉盤,試圖啟動旋耕機,但因力氣太小,拉了好幾次都沒成功。外公啟動機器后,沈世航迫不急待,甚至連涼鞋都沒脫,就開始操作旋耕機犁地了。
外公先啟動機器,沈世航在一旁等待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外公先啟動機器,沈世航在一旁等待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沈世航耕作的是一塊剛剛收割完旱稻的旱地,土里全是根系發達的稻樁。剛開始機器扶手位置太高,沈世航幾乎要吊著扶手,腳尖沾地前進。
農機扶手太高,沈世航一開始操作不便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農機扶手太高,沈世航一開始操作不便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外公發現后,及時關停機器,把扶手調低了,讓高度適合身高1.2米左右的沈世航使用。
外公幫他調整了扶手位置,沈世航開始使用農機犁地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外公幫他調整了扶手位置,沈世航開始使用農機犁地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只見他躬著身子,鼓著雙眼,吃力地扶著笨重的旋耕機開始耕地。但因為稻樁纏繞旋耕機刀片,沈世航顯得很吃力,操作時幾度中斷。反復耕地三次,他在外公的陪伴下,耕地時間持續約10分鐘左右。
記者注意到,在耕地過程中,沈世航的腳踝處不慎被稻樁刺破皮,出了血。沈世航低頭看了一眼說:“出血了?!比缓笕魺o其事,跟著開旋耕機的外公跑著,流露出急于替代外公耕地的表情。
一個7歲的孩子顯然還意識不到可能的危險,對于記者擔心的孩子安全問題,外公王前樹表示自己在一旁盯著,安全沒有問題。王前樹說,旋耕機其實不好操作,好多成年人都未必能掌握。
在外公的陪伴下,正在用農機犁地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在外公的陪伴下,正在用農機犁地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孩子勤快,從小喜歡農機農活
理想是當“農民科學家”
說起外孫為何會開始操作旋耕機,王前樹提到,他記得大約在沈世航五歲多時,他帶著外孫去犁地,沈世航突然對旋耕機很感興趣,吵著鬧著要玩?!爱敃r我還是擔心安全的,所以不給他玩?!备艘惠呑拥氐耐跚皹?,深知旋耕機這頭“鐵?!钡墓制猓貌缓镁涂赡軅?,更何況是一個才幾歲的小孩。但當時王前樹沒能勸住外孫,“他吊著我的腳不放手,直到答應他為止?!?/p>
王前樹回憶,剛開始犁地時,沈世航身高不夠,完全是吊著扶手走,腳尖點地,與其說是沈世航在開著旋耕機走,不如說是旋耕機拖著沈世航走。為了確保安全,王前樹當時一直緊跟在沈世航身后。
“我以為他玩不了就會放棄,但是他不,吊著扶手也要玩。”王前樹發現那樣確實不安全,就把扶手調低,將就沈世航的身高。從此,沈世航就迷上了農耕機器?!澳谴胃氖且粔K翻過兩次的熟地,沒什么雜草,耕作很順利?!蓖跚皹浞治?,那次耕地成功,也激勵了年幼的沈世航。
沈世航則記得自己大概從五歲多時開始“開旋耕機”,但他已經記不清開了多少次,他用“玩”來形容自己的操作,“每次回來我都要玩,我喜歡玩(旋耕機)。”
一位來找王前樹取東西的村民告訴記者,沈世航跟別的農村娃娃最大的區別在于勤快,只要干得了,什么活兒都干。“打谷機我也喜歡,只是打谷子灰塵太大,弄得身上癢得很?!鄙蚴篮礁嬖V記者。
“昨天接他放學,得了張獎狀。我問他:外公該給你什么獎勵?他說不用獎勵,你就獎勵我犁兩盤地就好了?!蓖跚皹湔f,沈世航只要回到鄉下,不論大人干什么活,他都跟著上坡,什么活都干?!扒岸螘r間太陽最毒辣的時候,他也不提前回家,我們干到好久,他就干好久?!鄙蚴篮讲恢挂淮蔚馗嬖V外公:他長大了就是要當個農民。
對于外孫“長大當個農民”的理想,和土地打了五十多年交道的王前樹很不理解,“起早貪黑、日曬雨淋,很辛苦。”
面對外公的追問,沈世航給出了回應,“我外公做農民,得了很多獎狀,我要向外公學習?!庇浾咦⒁獾?,王前樹的堂屋墻上,貼著2017年宜賓縣人民政府授予的第六批“農村優秀人才”榮譽證書等四張“獎狀”。而在另一個文件夾里,王前樹收藏著沈世航在學校里獲得的四張獎狀。
沈世航又想了想,說:“當農民,當科學家,我要當個農民科學家?!?/p>
老農民和“小農民”的對話
“不苦,我喜歡當農民”
癡迷農機和農活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癡迷農機和農活的沈世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54歲的外公王前樹,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種了一輩子莊稼。目前王前樹家租種了近200畝地,年產100多噸稻谷,全年毛收入超30萬元。而7歲的沈世航,從兩三歲就開始跟隨外公上山下田,農事十八般“兵器”不說樣樣精通,也基本都會。當很多同齡孩子的理想都是成為科學家時,沈世航的理想卻是成為農民。
在采訪中,爺孫倆有過下面這段對話——
外公:你準備做個啥活路(長大做什么)?
外孫:當農民。
外公:今天休息不干活路要得不?
外孫:不!
外公:當農民你學不會,苦得很。
外孫:不苦!
外公:為什么(當農民)?
外孫:我喜歡當農民!
外公:你當農民怎么當呢?
外孫:跟你學。
外公:當農民累哦!
外孫:買機器噻。
在和紅星新聞記者的聊天中,7歲的沈世航也對耕田表現出了超出他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癡迷——
紅星新聞:你為什么要幫外公犁田?
沈世航:我喜歡玩。
紅星新聞:這個是不是跟玩具不一樣?玩具不真實?
沈世航:你怎么知道呢!
紅星新聞:是不是機器的東西你都喜歡?
沈世航:對對對,完全對。
紅星新聞:你開了好多次機器了?
沈世航:記不清了,我回來就要開,回來就要想著(開機器)。
孩子崇拜身為農民的外公
母親不反對孩子使用農機
據了解,沈世航出生后不久,其父親就一直外出,直到今年五月因患腦瘤回家,手術后不久去世,沈世航的媽媽王宗容在宜賓一家工廠上班,爺爺是殘疾人。因此,從幼兒園到小學,接送其上學的重任,都落在了外公王前樹身上,而沈世航對外公的感情特別深。
在外公王前樹眼里,外孫是個寶;而在外孫沈世航眼里,外公何嘗又不是寶呢?“外公,你當農民都能得獎狀,你很厲害!”沈世航在涼井村鄉下,接觸的都是當地普通農民,他去過不少村民家里,但只看到外公家的墻上貼著獎狀。沈世航覺得外公很牛,還在于別人都叫外公“王老師”,“那些從縣上、省上來的人,我外公很尊敬的人,都叫我外公‘老師’?!?/p>
在沈世航看來,被人稱為“老師”的人,都是很有水平,令人崇拜的人。
沈世航舉著他得的獎狀,身后的外公笑得很開心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沈世航舉著他得的獎狀,身后的外公笑得很開心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讓一個六七歲的娃娃開農耕機器,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危險的游戲”。但沈世航的母親王宗容并不這么認為。
“在讀幼兒園的時候,他外公說:沈世航,你是農民的孩子,你要學會干點農活,沒想到后來他就真干了?!蓖踝谌莞嬖V記者,因為有外公在身邊陪同,所以她根本不擔心兒子的安全,反而覺得兒子多一門技術,將來會多一條出路?!皬默F在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我越來越覺得他外公當初的堅持是正確的?!?/p>
老師和農機站站長支持孩子理想
但都反對未成年人操作農機
沈世航對農機具和農活的喜愛不像是一個七歲孩子裝得出來的,而他對旋耕機的修理、操作的熟練程度也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但沈世航身上,仍然表現出同齡孩子身上的天性,調皮、任性、打打鬧鬧。沈世航告訴記者,他上課不專心,愛搞小動作,沒玩具,上課就玩尺子。
班主任嚴麗說,沈世航上課精力不能集中,學習成績中等偏上。嚴麗非常清楚地記得,沈世航說過他長大了要當農民。“上學期一次上語文課,語文園地里有一節關于職業的課程,孩子表達了自己的理想?!眹利惛嬖V記者,全班32個學生,絕大多數孩子的理想是長大了做老師、醫生、警察之類的,有兩個學生說要當科學家。“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沈世航說要當農民。”
沈世航說出這個理想時,“同學們都笑了?!眹利惛嬖V記者,從孩子們的笑聲中她意識到,雖然不少孩子來自農村,但他們內心并不理解農業的重要性。孩子們哄笑后,嚴麗給學生們講了農業的現代化:打谷子有打谷機、犁地有犁地機,還有利用高科技無土栽培等,“總之,就是讓孩子們不要瞧不起農民。”
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有著20多年小學教育經驗的省級優秀教師潘麗(化名)告訴記者,在農村小學里,因為娃娃們跟著務農的長輩一起生活,有的孩子在一定階段,會以長輩為榜樣,長大后的理想是和長輩做一樣的工作;而城里孩子,接受的教育和熏陶不同,所以一般不會以當農民為理想。但孩子們的理想是會變化的,隨著年齡、學歷和閱歷的改變,他們的理想也會“與時俱進”。
不過,作為老師,潘麗和嚴麗都不贊成讓沈世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操作農機?!爱吘故菣C械,連大人都有操作不當,發生事故的時候,更何況孩子?”
敘州區農機站站長楊溢很為沈世航的人生理想感到鼓舞,但他堅決反對讓沈世航這樣的未成年人操作農機具。“農機安全操作規程有相關要求,操作者必須是成年人。”楊溢說,未成年人操作農機具有重大安全隱患,應該予以禁止;但沈世航要做一個“現代農民”、甚至“農民科學家”的理想,應該得到鼓勵。

教育專家評價:
支持和鼓勵孩子具體真實的理想
在談到沈世航的當農民理想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博士認為,只有孩子們具體的、真實的、結合生活實際的理想,才是真正的理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一個現代農民,掌握科學技術的農民,很了不起。袁隆平也是農民,袁隆平的貢獻就非常大?!?/p>
“在英國,想當科學家的孩子,一個班里只有一兩個;在中國,一個班里有30個孩子想當科學家,結果很多都當不了,說的都是空話。”熊丙奇認為,家長不要讓孩子說空話、大話、套話,也不要總是把那些所謂光鮮的職業灌輸給孩子,而要根據孩子的性格、能力去培養他。
省級優秀教師潘麗也認為,沈世航“想當農民”的理想,是他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也是基于他真實的生活、經歷,完全可以實現的理想,這樣的理想不應該被同學嘲笑,而應該給予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