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身處與電信詐騙分子角力的最前沿,快一秒就能從詐騙分子手中凍結更多的被騙資金,慢一秒就可能泥牛入海。24日,記者走進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反詐中心,近距離體驗反詐民警的日常工作。半年多來,該中心成功止付377個賬戶,涉及資金848萬元;凍結165個賬戶,涉及資金626萬元。

身處與電信詐騙分子角力的最前沿,快一秒就能從詐騙分子手中凍結更多的被騙資金,慢一秒就可能泥牛入海。24日,記者走進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反詐中心,近距離體驗反詐民警的日常工作。半年多來,該中心成功止付377個賬戶,涉及資金848萬元;凍結165個賬戶,涉及資金626萬元。
齊魯晚報 記者 杜洪雷 實習生 房千群
4萬多通過微信轉出 卻查不到轉賬記錄
“只有三天的時間,我微信里4萬多元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轉走了。”7月24日上午10時許,王先生走進濟南市市中區反詐中心,一臉焦急之色。
民警劉洋接過王先生的手機,打開微信查詢轉賬信息,發現里面根本就沒有這4萬多元的轉賬記錄。“微信的轉賬記錄是可以刪除的,這樣機主通過微信就查不到轉賬信息了。”劉洋給王先生解釋,并詢問其最近手機操作是否有異常情況。 “半月前用手機瀏覽網頁時,彈出兩個非法網站,當時手機就無法操作了,大概是那時中了病毒。”王先生回憶道。
接過王先生遞過來的銀行流水,民警發現這筆錢是在7月15日至17日通過“微信紅包”“微信轉賬”的方式,少則200元多則5000元,分多次轉走了。奇怪的是,15日和16日竟然有十多次通過微信紅包轉走200元錢,這與電信詐騙分子的慣用手段不太符合。
“有兩種可能,首先可能是嫌疑人通過違法網址將木馬植入手機,從而獲取微信的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將關聯賬戶的錢轉走。”劉洋分析稱。
另外一種可能,劉洋分析也可能是熟人轉走了錢。“你看,多次以200元的數額轉出不太合理,詐騙嫌疑人為何不大數額迅速轉走卡內的錢呢?”經劉洋提醒,王先生表示要回家仔細想想,問問身邊的人。
“由于轉賬涉及到第三方支付平臺,需要出差到深圳調取轉賬信息,我們也會盡快查明資金的流向。”劉洋說道。
嫌疑人用8個不同身份 轉了五級賬戶洗錢
“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交友、購物、獲取信息都是通過手機完成,由此非接觸性的行為普遍起來,而這也給詐騙人員帶來便利。”民警劉洋表示。
家住濟南市市中區的小澤(女,27歲)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沒有交男朋友。6月中旬,一名男子在某交友網站主動聯系小澤,憑借著花言巧語就與小澤確定了戀愛關系。隨后,該男子以一起投資賺錢為名,不斷蠱惑小澤在某平臺投資。被家屬發覺時,小澤已被騙13萬元。直至前來報案,嫌疑人仍賊心不改,還在蠱惑小澤繼續“投資賺錢”。
反詐騙中心接到報案后,民警迅速梳理資金流向。“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對涉案的賬戶采取止付凍結手續,然后對資金流向進行分析。”輔警喬文強稱,嫌疑人使用8個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銀行開了36個賬戶,然后將資金在多個賬戶之間轉來轉去,多級洗錢,增加民警追查資金流向的難度。
隨后,喬文強打開電腦展示一張復雜的資金流向圖,從一級賬戶一直延伸到五級賬戶,其間多個賬戶之間資金往來的連線密密麻麻。“這張資金流向圖是我花了大概一周的時間做出來的。”喬文強稱,根據這張流向圖最終發現嫌疑人的資金池,其隱藏在三級賬戶中的一個賬戶。最終,警方凍結36個涉案賬戶,涉案資金30余萬元。
“市民一旦察覺被騙后,要盡快報警,我們一旦確認是電信詐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止付,一般黃金時間是24小時,一旦錯過,資金就可能全被轉走了。”劉洋表示。(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