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高青河壩李村村書記李貢祥,在得知村民李振軍身體狀況好轉后,不禁長舒了一口氣。在此之前,李振軍曾墜入兩米深的水溝,并被隨之翻下溝的拖拉機壓到水底,經過此處的三位村民發現后抬車救人,不足10分鐘就將其救上了岸。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還要追溯到半月前的一天早上。

  高青縣木李鎮河壩李村村民李振軍,不慎連人帶車墜入溝底,并被隨之翻下來的拖拉機壓至水下。

  用膝蓋頂著拖拉機,

  抬車架掀車輪拖人出來

  6月中上旬,正值高青縣木李鎮河壩李村麥收時節。12日9時許,村民李振軍準備忙地里莊稼活,在開拖拉機途經水溝附近時,由于雨后路滑,再加上左轉彎方向打得急,不慎連人帶車墜入溝底。李振軍被隨之翻下來的拖拉機壓至水下。

  正拉運小麥的村書記李貢祥經過此處,無意間發現了墜落溝下的拖拉機,立即與同行村民李永林、李貢義跳下車,到水溝底搜索查看是否有人。“從水面上看,根本看不到人。在查找過程中,我們聽到水底下有微弱聲響,趕緊圍著拖拉機摸索,后來才發現李振軍被壓到車底下,已經動彈不得了。”

  “由于剛下過雨,溝里積蓄了不少水。連水帶泥能漫過成年男子大腿以上。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救人。”據救人者回憶,當時周邊沒有村民,也沒有能用得上的救援設施,墜溝村民情況十分危急。李貢祥用膝蓋頂著拖拉機,將后斗車輪掀起來。李貢義則抬起了拖拉機車架。李永林順勢將人從水底拖上來。

被救上岸的李振軍臉色蠟黃,身上被水泡的發白。被救上岸的李振軍臉色蠟黃,身上被水泡的發白。

  據李永林回憶,當時看到有人落水,大家心里很著急。“用了不到十分鐘,我們就把李振軍拖上了岸。”

  送醫還幫墊醫療費,

  村民共籌款、貧困戶也來捐

  據救人者回憶,李振軍上岸后,一直耷拉著頭坐在地上,臉色非常蠟黃,嘴里還說著“胸口悶”“不去醫院”。

  李貢祥撥打急救電話后,將因救人而緊急停放在路中央的農用車開走了。隨之經過該處的村民用電動三輪車,將李振軍拉回家沖洗身體、換衣服。隨后,李貢義、李永林跟著救護車,將李振軍送到高青縣急救中心,并幫著墊付了醫藥費。直到李振軍家屬趕到,兩人才離開醫院。“那天正好出來運小麥,我倆身上都帶了些錢。將人送到醫院后只用了李永林的1000元,我的錢沒用上。”李貢義說。

  得知李振軍出事住院的消息,河壩李村村民們不約而同走進村委會大院,提出要為他捐款籌集醫藥費。據村委班子成員林翠容介紹,不少村民通過微信轉賬,為李振軍籌集了2000多元錢。

  得知李振軍出事住院的消息,河壩李村村民們不約而同走進村委會大院,提出要為他捐款籌集醫藥費。

  而年紀大的村民因不會上網,索性將錢交到了村委會。“四天時間,總共籌集了985元錢現金。有捐100元的,也有捐5元的,但無論錢多錢少,大家都來了。村里總共有5戶貧困戶,他們也都自發來捐了款。”村書記李貢祥說,他們隨后將村民的自發捐款,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轉入了李振軍兒子李永新的賬號上。

  村民主動幫他收割小麥,

  曬好后裝袋運送到家

  村民們為他們家收割完小麥,將其堆放在村委會一旁的廣場上。村里人誰打那里經過,都會主動幫其晾曬小麥。

  河壩李村墜溝者李振軍在高青一所醫院的重癥監護室待了4天后,因肺部感染病情轉重,隨后被轉入濱州一家醫院救治,10天后轉入普通病房。直到6月22日,他的情況才有所好轉。

  據李貢祥介紹,眼看李振軍家的小麥就要熟透掉到地里,兒子兒媳婦又都在病房照顧,只剩63多歲的老伴馬秀英在家,村里人了解情況后都跑來幫著干活。

  “村民們與他家親戚一起收割完小麥,并將其堆放在村委會一旁的廣場上。村里人誰打那里經過,誰就會主動幫他晾曬小麥。”林翠容說,下雨前,村民們跑來為小麥蓋上大塑料油布,等天放晴了,又會將油布掀開,繼續攤曬糧食。

  “在李振軍親戚與村民們的協助下,小麥已經順利裝袋、運回李振軍家里了。”林翠容說,通過這件事,讓她感受到了自己村里人的凝聚力。李振軍的兒媳婦張玉新說,這次全虧了村里人,要不是他們,自己真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被救者家屬:

  感謝在最困難時幫我們,

  真的很感激、回鄉很親切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見到了李振軍的兒媳婦張玉新。“公公現在清醒了,能吃下飯了。醫院由老公照顧著,我趕緊回來看看孩子,再抓緊趕回醫院,那里少了人不行。”張玉新說,她從醫院回到村里,感覺很親切。“村里對我們的支持太大了,在最困難的時候幫我們,真的很感激很感激。”

  “誰也有用得著誰的時候,只想著去幫忙了,根本不去考慮太多。” 一位過路村民說,麥子不能讓它掉在地里,得把它收上來。“通過這件事,我看到了村里人的團結,感覺能在這樣一個村子里,很幸福很溫暖。”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村民說。

  提起下溝救人的情景,張玉新說:“我公公的命是他們救的,真的多虧了三位大恩人。”李貢義說:“當時什么也沒去考慮,只想著救人。”李貢祥說:“換做是別人,也會這樣做。”李永林說:“光想著救人了,沒想其他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鞏悅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