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6月7日全國高考第一天,上午10時,在太原五中考點的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頭戴米色遮陽帽、穿著草綠色外套、系著粉色絲巾的老太太,正在人群中來回踱步。就這一身搭配已經足夠顯眼,何況她還配上了黑色的墨鏡,尤其是脖子上掛著一副微型相機,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感覺。記者不禁走上前去詢問,才發現這位老太太背后藏著一個大故事。
老太太名叫歐陽鴻雁,今年已經76歲,是山西郵電的一名退休職工,她從2003年開始連續16年堅持用鏡頭記錄山西高考的變遷。她把鏡頭對準了每一位進場的考生,捕捉下了守在門外急切萬分的家長,拍下了辛苦指揮交通的交警和義務服務的志愿者,數千張照片連接起來可以說是山西高考的縮影集。16年來,歐陽老太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用自己的一己之力,陪伴考生為其加油助威。
2003年,歐陽老太太擁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傻瓜相機,而這一年正是“非典”肆虐的時候,高考提前一個月舉行。特殊的社會環境,特殊的一場高考。歐陽老太太急切地拿起相機,用鏡頭捕捉下了當年高考的畫面。她說在太原多個高考考點,考生、家長和考場工作人員都戴著白色口罩,為了保障考生安全,所有考生在進入考場時,工作人員必須為每一位考生量體溫。整個考試籠罩著一層濃重的氣氛,她說當時的自己比考生都緊張。
此后的16年,無論刮風下雨,歐陽老太太都堅持每年到太原各個考點拍照。“每年高考都有小的變化,2003年正值‘非典’,高考提前了一個月舉行;2007年首批新課改的省、區迎來高考;2013年是異地高考的第一年;今年考點門口巡邏的警察比往年人數增加了不少,拉著的警戒線也比往年寬了很多……別看這個細小的變化,這反映出咱們國家對高考的重視。”她說。
在考點外,看到有的家長過于緊張,歐陽老太太會走上前去,告訴他們不要過度擔憂,孩子考完一門也不要詢問,要讓孩子放輕松;與家長交流時,她還會告訴他們要用心培養孩子,鼓勵孩子要有理想,要不斷學習。
16年來,最讓歐陽老太太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高考,一位考生拄著雙拐走出了考場。還有一次就是2014年,她又拍到了一位坐著輪椅參加高考的考生。“盡管他們自己還有點不好意思,但卻讓周圍的人很感動,能堅持來參加考試就很了不起!”歐陽老太太說。除此之外,她每年都會把照片洗出來免費送給那些讓她感動的人,考生和家長、執勤交警和義務志愿者等等,也因此,人們記住了這個身板瘦弱卻一身正氣的老太太。
在歐陽老太太家里,記者見到了她十多年來記錄高考的相冊,她在相冊的封面貼了標簽,寫著“我用相機記錄高考”。厚厚的相冊都是歐陽老太太自制的,把平時不用的海報、宣傳頁折成大概一兩厘米的等腰三角形,用來固定相片,再把相片粘貼到一些紙張相對較好的廢舊雜志上,做成一本本相冊。歐陽老太太說:“我用相機記錄高考是因為我想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也成功。”16年來能夠一直堅持下來實屬不易,在攀談的過程中,記者問起為什么能夠一直堅持的原因時,老太太說了三個字——“大學夢”。
原來,歐陽老太太小的時候家里條件不好,14歲就參加了工作,但她并沒有放棄學習,而是不斷自學,要求進步。40歲的時候,她上了“刊授大學”,通過學習每月郵寄來的雜志上刊登的教材和輔導文章,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兩個兒子也深受母親的影響,奮發向前,雙雙考入名牌大學,成為了國家的棟梁。
關于歐陽老太太身上的故事實在太多,除此之外,從1963年開始,55年來她一直學習和踐行雷鋒精神,堅持做好事,幫助大院的鄰里街坊、單位同事,甚至是馬路上的陌生人,事例數不勝數。
來源:山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