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其血液量在4000毫升左右。今年46歲的平定人王身義,無償獻血17次,獻血量累計達6400毫升,這是相當于一個正常人的1.5倍的血液量。他20年堅持無償獻血,2017年12月被授予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參加過17次獻血

  厚厚一沓獻血證書,上面密密麻麻填滿了王身義每次的獻血記錄:1998年7月16日200ml、2003年4月9日400ml、2017年10月12日400ml、2018年5月6日400ml……

  王身義是平定縣自來水公司客服中心抄表班副班長。隨手翻看獻血證上的獻血記錄,他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已參加過17次獻血。回想第一次的獻血,王身義依然歷歷在目:“1998年,我進入平定縣城鄉建設局工作。單位組織職工自愿獻血,我第一個報了名,那年我26歲。記得是1998年7月16日早上,我與同事一起到縣醫院獻血。我是O型血,體檢各項指標合格,我毫不猶豫地捐獻了200毫升血。當時沒有考慮太多,就覺得是件好事。第一次獻血后身體也沒有感到什么不適,當天還是正常工作和生活,反而感到興奮、激動。第一次順利獻血,增加了我再次獻血的勇氣。”

  1999年,王身義調到平定縣自來水公司工作。當年6月的一天,王身義開車到陽泉市區辦事。途中,車上的收音機里傳出一則消息:因有突發事故,陽泉市中心血站O型血告急,希望廣大市民積極獻血。王身義辦完手頭的工作后,馬上到設在陽泉天橋附近的采血車上報名獻血。“當工作人員聽說我是O型血時很高興,經過嚴格體檢,我獻了200毫升血。”王身義說。

  累計獻血6400毫升

  隨著對獻血知識更深入地了解,從2000年到2002年,王身義堅持每年獻血一次,每次獻血200毫升。“醫學臨床證明,健康人一次獻血400毫升對身體沒有一點影響。”王身義說,從2003年開始到2018年,他根據血站工作人員的建議,由原來的每次獻血200毫升,提升到了每次400毫升。

  他將每一次獻血后領到的《無償獻血證》都保存起來,放在一個檔案袋里。他還關注了陽泉市獻血辦公室、市中心血站開通的微信公眾號,以便隨時知曉獻血動態消息。

  王身義說:“也有人問我,你是不是獻血上了癮,身體受得了嗎?我就對他們說,‘獻血對身體不會有影響也不會上癮,為了保證身體健康和各項指標符合獻血要求,我除了不抽煙、不喝酒外,還堅持鍛煉身體,看到我的血液最后檢測合格,就很高興。’”

  “每一次獻血后,我都會收到一條由陽泉血站發送的短信:‘尊敬的王身義先生,您所捐獻的血液經檢驗合格。感謝您的無私奉獻,歡迎您以后在合適的時間繼續獻血’。每當收到這樣的短信,我的心情都無比激動,因為我在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從1998年開始到2018年,我累計獻血量達到6400毫升。”王身義說。

  去年12月25日,陽泉市中心血站電話通知王身義領取獎杯、榮譽證書。原來,他被國家衛計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單位聯合授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捧著這張“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證書,王身義感慨萬千:“其實,我做的就是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幫助別人的同時對自己身體還有好處,沒什么大不了的,從來沒想過自己看來的‘小事’還可以獲得這么高的榮譽。”

  平平常常沒有豪言壯語,普普通通沒有驚天動地,王身義用鮮血傳遞著愛心,用善行寫下感動。王身義說:“生命是脆弱的,能用自己的血換回一個生命太有意義了,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來源:山西新聞網 霍雪飛 通訊員 王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