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全國首檔名校國學少年競技養成節目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杏壇論道”活動在曲阜孔廟杏壇廣場成功舉辦。《國學小名士》節目評委、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山,中國孔子研究院研究院齊金江,孔子第76代后裔孔令紹,及節目的四位選手龔裕陽、葛天宇、高晗、孟冰凝參加活動,山東省文明辦、山東廣播電視臺、曲阜市委宣傳部及國內20多家媒體的領導、記者等相關人員出席。
活動當天,李山教授在杏壇下開講“國學教育”,呼吁大眾學習孔子“人不知而不慍”的內核,摒除社會戾氣,學作人格完善的君子。由龔裕陽、葛天宇、高晗組成的“國學小名士隊”,與孟冰凝、馬迎穎、孔樂妍組成的“曲阜才俊隊”現場辯論,大展少年風華。李山、齊金江、孔令紹三位嘉賓也就“國學教育”話題展開的精彩主題論壇,博得滿堂掌聲。

“杏壇論道”活動于當天下午1點半準時開始。來自曲阜市杏壇中學的60多名學生集體誦讀了孔子經典著作《論語》片段。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解讀《詩經》的李山教授,把講堂搬到了孔廟杏壇,在先師孔子親手手植的檜樹下,講解了“如何讓國學教育成為青少年人格塑造的重要工具”話題,傳遞名著《論語》精髓。李山老師認為,論語開篇第一字講“學”,就是呼吁大家通過國學教育,完善個人品格,“人不知而不慍”就是他要自知與自醒,學會不慍成長為人格完善的君子。他認為當今社會需要摒除“戾氣”,諸如開車互別、老人公交車遇不讓座人士生氣扭打等社會現象,歸根結底都是涵養太差,而“學習”正是儒家先賢所提倡的修身利器。學生們應該將學習和培養人性結合起來,做有君子之風的“學霸”。
在隨后的“如何做好青少年國學教育”的主題論壇環節,《國學小名士》評委李山、中國孔子研究院研究院齊金江、孔子76代后裔孔令紹,就當下如何針對青少年做好國學教育、在青少年中傳遞正能量等話題展開討論。齊金江教授表示,青少年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未來,青少年應該在傳統文化中吸取精華,在生活中發揚傳承傳統文化美德。孔令紹則呼吁學校和家長少給學生們布置作業,讓孩子們能夠多方涉獵更多知識,全面發展成才,引來現場陣陣掌聲。
引經據典唇槍舌戰 國學少年杏壇“論道”揮斥方遒
活動當天,少年們還進行了一場“杏壇論道”國學友誼辯論賽,《國學小名士》人氣選手龔裕陽、葛天宇、高晗組成“國學小名士”隊,來自曲阜的《國學小名士》選手孟冰凝,則與當地學子馬迎穎、孔樂妍組成“曲阜才俊”隊,六名學生就“成才是環境重要,還是自身努力重要”展開辯論。
兩隊選手能言善辯,引經據典,在杏壇下展開一場君子之風的論戰。持正方的“國學小名士”隊在論證“環境更重要時”,引用了“孟母三遷”、子路在孔子的影響下成長為孔門十哲的典故,力證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持反方的“曲阜才俊”隊辯駁也相當有力,孟子所寫“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大學》所書“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名言都被用來力證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選手們對經典文化活學活用,奉獻了一場國學底蘊豐厚的比賽,贏得全場掌聲。比賽無論勝負,選手們賽后都獲得了《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作為禮物。
“弘揚國學 啟迪少年” 《國學小名士》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國學,啟迪少年”,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此次將“杏壇論道”放到曲阜孔廟杏壇廣場舉辦可謂意義深遠。參加活動的小選手以及現場嘉賓也在活動后表示,他們在參觀中感受歷史,在辯論中切磋國學,在講座里思考感知,正如節目里的國學競技一樣,此次曲阜行活動有意思更有意義。
據悉,作為山東衛視2017年重磅推出的大型名校國學少年競技節目,《國學小名士》將青春氣息與中華傳統相融合,成功地讓青春少年與國學經典擦出美麗的火花。《國學小名士》由山東省文明辦與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是山東衛視以“悠久文明 青春中國”為定位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之一,也是山東在喜迎十九大、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做出的具體舉措。
《國學小名士》自8月17日開播以來,收視穩居同時段前三,同時在社交平臺上收獲高口碑。其中選手的出色表現和深厚的國學積淀、嘉賓評委的精彩點撥和評論、節目精良的制作品質、精湛的舞美呈現和鏡頭表現、扎實的節目內容都收獲一眾好評,被業內評論為2017年文化類節目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