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3歲的鄭立孝1941年進入臨沂第三實驗小學。回顧起當年經歷,老爺子心里就一個字:怕。那時臨沂已被日軍占領,炮火聲蓋過了讀書聲,老師和學生隨時都面臨生命危險。1945年,鄭立孝以甲等第1名的成績畢業。

  1964年,兒子鄭新民進入臨沂三小學習。

  到了1986年,鄭新民的兒子鄭偉也該入校了,還是臨沂三小。鄭偉說,自己經歷了草房、瓦房、樓房的變遷,一個“變”字,貫穿他的讀書時光。

  如今,鄭清遠,鄭偉的兒子、鄭新民的孫子、鄭立孝的曾孫,和他的父輩祖輩一樣,依舊在臨沂三小開啟自己的學生生涯。當年曾祖父甲等第1名的表現激勵著他:“我也想弄第一名。”

  臨沂第三實驗小學距今已有114年的歷史,它見證了中國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也為社會培育了大量人才。建校之初,臨沂三小叫蘭山縣立高等小學堂,1982年史稱臨沂第三實驗小學。后13次更名,數次遷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