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市環保部門透露,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各項環保數據都在發生積極改變。

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完成了187項重點行業企業限期治理任務,對全市7個燃煤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對87家磚瓦企業實施停產整頓;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和揚塵污染治理。1—6月,“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共116天,較去年同期增加27天,增加天數全省第一,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最多,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分解了56項水污染防治任務,實施工業企業精準治污工程、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和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工程,建設人工濕地12個,劃分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502處,《棗莊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正在起草。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啟動。編制印發《棗莊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開展重金屬企業調查監測,加強涉重行業污染防控,初步設置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省控和市控監測點位。加強危險廢物、固體廢物監管,開展專項檢查,確保轄區環境安全。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全覆蓋。
優化發展能力不斷增強。2016年,爭取中央、省環保類專項資金1.57億元,2017年目前已爭取近7000萬元,用于支持大氣污染治理、人工濕地建設等項目。科學劃定生態紅線,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共劃定24處生態紅線,面積668.8平方公里,其中,臺兒莊區和山亭區被列為國家級生態功能區。(記者 王龍飛)
來源:棗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