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路中段(洪山路口西70米—漿水泉跨線橋以東)將利用“拉鏈車”開辟晚高峰(17:0019:00)潮汐車道。

  工作日晚高峰,旅游路中段(洪山路口西70米—漿水泉跨線橋東)將設東向西潮汐車道!6日,記者從市交警支隊獲悉,旅游路治堵再放大招,濟南首輛能夠“吞吐”道路隔離墩、自動設置潮汐可變車道的“拉鏈車”已經過調試,有望本周亮相街頭。工作日16:30—17:00,“拉鏈車”將在中心雙黃線南側車道自漿水泉跨線橋由西向東運行。東向西方向變為4車道,西向東變為2車道;工作日17:00-19:00,為潮汐時段;工作日19:00—19:30,“拉鏈車”在中心雙黃線南側車道內由東向西行駛。車道恢復正常。

  平移水馬隔離墩,“拉鏈車”開辟潮汐車道

  “拉鏈車”又叫快速路自動化潮汐車道作業車,它在路上行駛時,能自動“吞吐”道路隔離帶,通過調整隔離帶的位置,自動開辟出一條潮汐車道。

  據悉,市區目前的潮汐車道主要通過在地上畫線、在護欄上開口的方式設置,駛入該車道的車輛跟對向行駛的車輛之間并無隔離設施。相比而言,利用拉鏈車開辟出的潮汐車道能平移隔離設施,安全性更高。

  記者了解到,這種拉鏈車并非“新鮮事物”,1962年,美國金門大橋已經啟用這種車輛。去年10月底,深圳交警也啟用了全國首臺拉鏈車,用來緩解交通擁堵。

  晚高峰前設潮汐車道,晚高峰后恢復原狀

  據介紹,旅游路中段(洪山路口西70米—漿水泉跨線橋東)將利用“拉鏈車”開辟晚高峰(17:00-19:00)潮汐車道。該路段全長2公里,雙向六車道,穿越霞景路口、回龍山路口、漿水泉路口和荊山東路口。

  “工作日晚高峰開始前和結束后的半小時里,‘拉鏈車’會上路作業。”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透露,非潮汐時間段,水馬隔離墩放置于道路中間雙黃實線內,維持單向各3排車道。工作日 16:30—17:00,“拉鏈車”將在中心雙黃線南側車道自漿水泉跨線橋由西向東運行,行駛至洪山路口以西70米處結束。此時,水馬隔離墩將由中央雙黃線之間往南移動一個機動車道,東向西方向變為4車道,西向東變為2車道;工作日17:0019:00期間為潮汐時段,機動車應嚴格按照變更后的車道方向行駛;工作日19:00—19:30,“拉鏈車”在中心雙黃線南側車道內由東向西行駛,將水馬隔離墩往北移動并恢復至道路中間雙黃實線內。

  交警部門透露,該路段采用上線“拉鏈車”變換車道和優化信號配時相結合的方式,是市區連續跨越多個交叉路口、距離最長、交通最復雜的潮汐車道項目。交警部門還將根據車道及流量變化,適時對路口信號配時進行優化,最大限度提高整體通行效率。

  ●相關答疑

  1。早高峰為何不設潮汐車道?

  答:旅游路中段(轉山西路-二環東路)全長3.0公里,雙向六車道,承擔著過境交通和集散交通功能,在晚高峰期間交通壓力一直處于過飽和狀態。早高峰期間,轉山西路-荊山東路存在雙向擁堵現象,該路段不具備規劃潮汐車道的數據條件。晚高峰期間,各路段雙向失衡程度均較大,東向西擁堵程度明顯大于西向東,具備規劃潮汐車道的數據條件。

  2。行人、車輛該注意什么?

  答:車輛除了注意避讓拉鏈車,還應注意觀察指示牌,選擇正確的車道行駛。在霞景路口的東西進口、回龍山路口的東進口以及荊山東路口的東西進口,水馬隔離墩由路段延續至路口,晚高峰啟用潮汐車道后,靠近水馬隔離墩的車道為直行加左轉功能;而漿水泉路口的東西進口,水馬隔離墩只到中心雙黃實線起始點,原有車道功能不變,靠近中心雙黃線車道僅為左轉功能。

  設置水馬隔離墩后,市民不能跨越水馬過街,因為這樣既不安全,也極易造成水馬隔離墩走型,甚至影響“拉鏈車”正常工作。

  3。會在其他路段推廣嗎?

  答:目前在旅游路已進行水馬隔離墩的擺放和調試,潮汐車道具體運行時間另行通告。運行期間,交警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調整,如果效果好,將在市區其他潮汐交通路段推廣應用。市民可通過濟南交警微信公眾號、微博,或撥打12345熱線等提出意見建議。

  同時,交警部門也提醒,潮汐車道的實施必將吸引更多的車輛,增加旅游路的交通負荷。建議市民合理選擇出行方式,盡量采用公共交通、綠色出行。

  來源: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