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們的夢想總是多彩的,一次偶然的發現,可能就會激起無限遐想。
濟南有位還在上小學五年級的10歲小男孩劉宗洋,假期間他主動做起外賣送餐哥,他說,他在體驗生活,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
他的夢想,就是想如超人一樣飛向藍天,將來當一名飛行員,駕機遨游天空。
這兩天,他從電視上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閱兵,空軍飛行員飛過閱兵場,鷹擊長空,他更堅定自己的空軍夢。
在這個夏天,劉宗洋實施了一項“想想就覺得興奮”的大計劃……
一份詳細的“打工清單”
自打學校里放了暑假,劉宗洋,這個今年10歲的孩子,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
早晨7點,他獨自起床,提著保溫桶下樓買早飯。爸爸喜愛油條,媽媽期待小籠包,為此,他需要走上2公里才能湊齊這頓早餐。
在父母去上班之后,劉宗洋鋪開作業本開始做作業,假期剛過一半,他作業所剩無幾。在過去,他并不是這么循規蹈矩的孩子,假期的最后一晚還在趕作業是常有的事。
事實上,早在假期開始之前,劉宗洋與父母進行了一項約定——那就是去北京,去看航空航天博物館。這個想法并不是沒來由萌生出來的。學校還沒放假時,有一天上課,他聽老師說北京有間博物館,里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飛機,還有火箭跟太空艙。劉宗洋頓時覺得“身上要爆炸了”,放學后他飛快地跑回家,提出去北京的要求。可父母并不想這么輕易地答應他,畢竟需要騰出時間,這是一件頗費周折的事情。
在劉宗洋幾次三番的央求之后,父母的態度開始軟化,他們提出要求,路費由孩子自己賺取。于是,一份詳細的“打工清單”在經過幾個晚上的“家庭磋商”后被羅列出來。
“每天按計劃完成假期作業記10分,超計劃完成分數加倍。字跡工整、無錯題可適當加分。”
“購買家庭早餐記5分,當天未完成扣1分。”
“按規定完成家務記5分,偷懶或偷工減料酌情扣分。”
……
“如劉宗洋小朋友在8月15日之前完成計劃1500分,可帶他去北京參觀航空航天博物館。”
10歲男孩送餐為圓空軍夢
就在上星期,劉宗洋發現“掙工分”的速度越來越慢,他對記者說,作業馬上寫完了,自己將失去“很大一塊進款項”。而在摔了兩把父親的紫砂茶壺后,做家務的項目也局限在晾衣服和掃地。他開始變得著急,反復向父親劉正說起目前的“困境”。
“要不給你找個機會去體驗下生活吧,體驗一天計分加倍。”劉正覺得,讓孩子提前感受生活的辛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他帶著劉宗洋去了自己朋友開的外賣店,讓他當起了“外賣小哥”。
送餐的一天是辛苦的。
中午11點,店里陸續接到顧客們的訂單。廚房里熱火朝天,劉宗洋在窗口處等待著,當廚師把菜肴盛出鐵鍋,他需要把菜放在外賣盒里,再用機器封膜放進保溫箱。等湊夠訂單,他再背著外賣箱,按地址送單。
這是一個比他身高矮不了太多的外賣箱,從背面看上去,好像外賣箱生出“兩條腿”,自己在行走。“別看著大,其實一點也不沉,還沒有我的書包重呢。”劉宗洋覺得,與去北京的愿望比起來,這些工作根本不算什么。
他似乎很喜歡這份體驗工作。過去在家里,父母不允許他騎電動車,而現在,他可以在陪他一起送餐的外賣小哥上樓送餐的間隙,自己在樓下獨自騎行。在他的幻想里,電動車變成了戰斗機,而自己則化身飛行員,搏擊長空。
這個夏天的頭等大事
劉宗洋變黑了,用劉正的話說“活像從煤里拔出來的”。過去在家里,母親喊他睡覺,他總是坐在電腦前不忍離開。而現在,八點剛過,他會主動爬上床睡覺,。
眼看積分越來越多,自己的愿望似乎很快就能實現。“博物館在海淀區,就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里面。”盡管已對這個地址爛熟于心,他從抽屜里拿出一個新的筆記本,鄭重其事地在上面寫下路牌號碼。他拿著父親的手機,反復查看著去北京的車次,希望從中挑選最合適的時間。
在炎熱的空氣里,他反復計劃著。也許在將來,這只是一個小插曲,所有的悸動的細節終將會被時間沖洗,而就在這個夏天,這個出行的計劃成為五年級學生劉宗洋的頭等大事。